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0-7歲的孩子,父母打的幸福感分值多是80-100分;8歲以上的,父母打的分數多在70分以下。
8月1日起,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聯手本報征集“兒童幸福成長守則”。為了解目前孩子的幸福感,為“兒童幸福成長守則”提供借鑒,給家長以啟發,前日和昨日,本報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年齡越大,幸福感越低。“您覺得孩子幸福嗎?”面對這個問題,本報抽樣調查的100名家長中,八成人給孩子打了80分以上,而他們的孩子多在8歲以下。截至昨晚7時30分,大楚網、楚天都市網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半被調查家長的孩子在12歲以上,給孩子幸福分低于70分的比例約占50%。
學生在學習面前最不幸福。100份被調查兒童的答卷顯示,“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作業太多、父母期望值過高和周圍壓力大。家庭氛圍、父母不和、與同學的關系等也是重要原因。孩子們“較大的壓力”主要來自考試升學壓力、作業壓力以及校外培優壓力。
“媽媽每天都催我寫作業、看書,每次考試分數下來就給我上‘緊箍咒’。”武昌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小朋友在調查中告訴記者,自己擅長體育、手工制作,“但媽媽看到的只是我的成績和排名!”
“學習知識和技能”并非是孩子在學校最大的收獲,他們同樣看重“學會了與同學的合作交流”。
在孩子們眼里,幸福其實很簡單。近一半的學生認為,“所體驗過的幸福”主要來自“親情,如除夕夜一起吃團圓飯”,其次為“友情,與好友促膝長談”以及“興趣愛好,每天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兩成左右的學生選擇“學業取得優異成績,得到同學、老師的認可”。“現在的父母常常覺得孩子很幸福,實際上孩子們的幸福感并不強。”武漢市教科院研究員、兒童教育專家陳紅梅認為,現在的孩子不缺物質,父母給他最好的玩具,他不會覺得有多幸福。他們缺的是“玩的時間”、“父母的陪伴和理解”。(楚天都市報 記者羅欣 實習生劉芳男 翟庭俞 羅茜)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