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可可是一個很有主見的男孩子,他堅持要自己填寫咨詢表格,自己進來跟我談話,還很干脆地拒絕擺沙盤或畫畫的建議,他證據確鑿地說:“我已經13歲半了,不是小孩子了,我都能照顧我媽媽了,不信你問她。”
可可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跟媽媽生活在一起。父母雖然離婚幾年了,但是兩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很好,跟兒子之間的互動一直也挺好。爸爸去年又組建了新家庭,現在可可已經有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小弟弟。媽媽擔心他會受到影響,這在之后的輔導中表明是不存在的。
媽媽說,可可從小很聽話,沒有不良行為習慣,很會照顧人,也聰明,就是學習成績一直都不是太好。上小學的時候還可以維持在中上等的水平;升入初中以后,學習一直很吃力。老師說平時好像也都學得懂,只是一做題就卡殼,一考試就發暈,成績總是擺蕩在中等偏下的水平。現在剛剛進入初二年級,特別是數學,每天做完功課,還要做大量課外練習冊上的題,但是幾次測驗都沒有及格。可可也很受打擊,甚至揚言不去上學了,要輟學打工養活自己。
可可開口的第一個字,多數時候都是“嗯”字打頭,給人一種說話前總要反應一下的感覺。不過他對自己的問題回答得卻是很直接:“嗯,我努力了,就是學不好。別人都在玩的時候,我都在寫作業。我上課都是認真聽講,回家也做很多練習冊上的題,不信你去問我媽。”
“做很多練習,又學不好,你的意思是說,準確率很低,對嗎?”
“嗯,是的,每天都要改錯,煩死我了。”可可雙手抱頭,夸張地做出痛苦的表情。
“那樣相當于做兩遍了,肯定會很辛苦,是不是?”
“嗯,是的,我要累死了。老師講的時候,我都能聽懂,一做題就不會了,不信你問我們老師。”他在說“不信你問……”的時候,總會馬上挺直身板,雙眉豎起,雙眼圓睜。
“你怎么總是害怕別人不相信呢?經常有人懷疑你說的話嗎?”
“嗯,也沒有,就是,我爸我媽吧,只知道說要努力、要刻苦,好像我不知道要努力一樣。老師也一樣,天天說。唉!是不是我太笨了,看來以后只能指望我弟弟了。”
“想學好嗎?”
“當然想了,做夢都在想,可是沒有用。特別是數學,我就是學不好。”
“好,我們就來針對數學討論一些辦法。過去沒有學好,不代表現在學不好,現在學不好,也不能證明以后永遠學不好,你說是嗎?既然你想要學好,也就是說,如果找到好的方法,以后是有可能學好數學的,對不對?”
“嗯,對的。”
“那么我們可不可以改變一種說法,把‘我學不好數學’改變成‘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學好數學’,你接受這種說法嗎?”
“嗯,我想一下哈。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學好數學,是這樣說的嗎?好,我接受。”
“好,現在我們來討論一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學好數學的原因是什么。我知道你以前肯定找過原因了,但是都沒有效果。現在我們來嘗試找找你以前沒想到過的原因,好不好?”
“嗯,好吧,我都寫過很多‘自我反省’了。”他有點垂頭喪氣地耷拉下腦袋。
“自我反省,只是在自己知道的、會的和懂的事情里面去找原因,可是世界上有那么多事都是我們不懂不會的。所以,自己的招數用光了,還可以找找自己不會別人會的招數試一試,說不定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呢,你說是不是?”
“嗯,是的,山外有山嘛。”
“對,你的理解非常準確。想試試嗎?”
“想,怎么做?”他表現得有點急切,圓圓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我。
我發現,可可雖然思維清晰有條理,理解力也不錯,但是他的反應速度要稍慢半拍。像他這樣的孩子經常可以見到,在學習方面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往往只會前半段,不會后半段。
比如,你跟他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慢、要簡潔,否則你已經說到第三、四點了,他才反應清楚第一、二點的意思,當然效果就打折扣了。但是,反應慢是可以通過訓練提升的,這一類的孩子也有一些天生的優點,比如仔細、耐心、堅持等。也就是說,聽老師講課的時候,他能夠消化的往往只是前面一半或者大部分的內容,不能完整地跟上老師講課的進度。
可可聽了我的分析,非常認同,也愿意改變。我們認真討論出適合可可的幾個改進方法:
一、熟悉、理解學過的公式、定理,為了加強記憶,要在習題邊注明用了哪幾個公式、定理。
二、數學課后,當天之內結合教材,自己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完整試講一遍再做題。不會的內容,馬上請教同學、老師或家教,盡量保證當天的內容當天消化。如果講課內容太多,分出一部分內容留在周末,請家教老師幫助,用同樣的方式完成學習。
三、暫時停止做大量課外練習題。每天功課完成以后,如果有學習時間,從初中一年級的第一冊開始基礎補習,第一個月內每天最多只補習兩頁的內容。
四、老師講解習題的時候,用記錄重點的方式,有意強迫自己跟上老師的進度,加強自己對習題完整性的理解。
……
可可感覺自己有能力完成,又有點著急語文和英語是否也需要改變學習方法,我建議他先試試這個方法是否對自己有效,如果有效,一個月后再根據語文和英語的特點,設計適合自己的新的學習方法,他長長地松了一口氣,減少了負擔,反而顯得更有信心了。
不懂孩子的愛,如何愛孩子
在此,我運用了李中瑩先生研發的《簡快療法》里面一個改變信念的技巧——“五步脫困法”,幫助可可先從思想上放下“學不好”的負擔,針對受阻原因一一想出對策,改變沒有效果的舊的方法,設計更加清晰的行動目標和途徑,從受困狀態中積極地走出來。
“五步脫困法”是一個快速輕巧、用語言去幫助受導者擺
脫困境的技巧,具體步驟是:
一、困境:我做不到X。
二、改寫:到現在為止,我尚未能做到X。
三、因果:因為過去不懂得(YY),所以到現在為止,尚未能做到X。
四、假設:當我學會(YY),我便能做到X。
五、未來:我要去學(YY),使我能夠做到X。
接下來的幾次輔導里,我教了可可一些簡單實用的“傾聽”技巧,用肢體訓練配合語言分析的方式,幫助可可提升反應能力。一個月后效果已經非常明顯,期中考試后,老師用了“突飛猛進”的詞來表揚可可的進步。
下一篇:正確看待壓力,才能給孩子有用的幫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看看“高溫疾病”排行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