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作 者:吳恩瑛 翻 譯:青 空
責任編輯:陳 瑤 張 俊
營銷編輯:栗 偉
出 版 人:韋鴻學
出版發行: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社 址:廣西南寧市東葛路66號 郵政編碼:530022
電 話:010-53202518(北京) 網 址:http://.ygxm.cn
開 本:710mm×980mm 1/16 字 數:110千字 印張:17
版 次:2013年5月第1版 印次:2013年5月第1次印刷
書 號:ISBN 978-7-80763-977-0. 定 價:35.00元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吳恩瑛博士——哈佛大學兒童心理能量課!
20年兒童心理教育研究成果 詮釋沒有壓力的教育
洞悉孩子孤獨的內心,教會他釋放壓力的萬能法則
深入剖析5類對孩子傷害巨大的無形壓力。幫助孩子從小建立應對、管理壓力的方法,全面解決與同齡人相處、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升學壓力等諸多成長難題。
“中國榜樣家長”王人平作序推薦
內容簡介:
我們常說做個大人真難真累,好想回到童年。
我們常常戲稱,現在的孩子真幸福,不愁吃不愁穿,出門四個大人伺候,又能彈鋼琴,又能學畫畫,嘴里說流利洋文,手里拿著好玩的玩具,身上穿著高檔的衣服,比起爸媽小時候,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他們能有什么不滿足,能有什么不開心的?
也許你不了解,孩子的壓力其實比我們還大。本書告訴家長,孩子從小到大都有壓力,有些壓力超乎大人的想象,大多數是家長看不見的。
可能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壓力,除非孩子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者表現出很累的樣子。很多時候,孩子不太會告訴父母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如幼小的孩子會因大小便、學習走路、和小伙伴搶玩具、去幼兒園等無法表達的壓力;上小學的孩子會因學習成績、被孤立、攀比甚至玩游戲等事情而感覺有壓力;而大孩子則會因我們熟知的升學、人際關系、相貌……等等問題而產生壓力。
是誰在給孩子施加壓力?除了生長的大環境,你知道嗎?有些壓力是我們父母制造的。
吳恩瑛博士經過20年的兒童心理研究,曾被哈佛大學以及諸多著名外國大學邀請作講座。本書是她站在孩子的立場,給父母們講述了孩子的真實故事。這本書就像走入孩子精神世界的一把鑰匙和一幅地圖,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各種壓力,幫助孩子從小建立應對、管理壓力的方法,而這些方法對父母的人生也具有極大的益處。
通過《孩子的壓力》這本書爸爸媽媽終于可以理解一直不被他們察覺的孩子的苦惱與傷痛,以此走近孩子,為他們提供真正需要的幫助。
“中國榜樣家長” 王人平 作序推薦:
幫助孩子建立管理壓力的能力
孩子會有什么壓力?衣食住行幾乎都是父母來負責解決,最多是學習成績上的要求帶來一些壓力而已,怎么能比得了父母要面對的工作、生活、家庭的壓力呢?這應該是很多父母內心的想法,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相比于成年人而言,孩子要承受更多更大的壓力,因為成年人相對思維成熟,表達情緒情感、尋求幫助、給予慰藉的能力都要比孩子強,所以也就有更多的方法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孩子不具備這種能力,他們不清楚該如何表達情緒、緩解壓力,所以我們常看到年幼的孩子哭鬧、打人咬人、滿地打滾等,看到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與父母爭執、離家出走,甚至自殘、自殺,其實都是在巨大壓力下的極端反應。
那么孩子到底面臨哪些壓力呢?吳恩瑛博士的這本《孩子的壓力》給我們做出了詳細的解讀。她從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問題,與同齡人相處、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五個方面做出詳細的闡述,一些是我們日常容易察覺的,比如孩子剛剛去幼兒園時的分離焦慮,被同齡人欺負,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之間常吵架等等,還有很多是常常被我們忽略的,比如吃飯、睡覺、起床、閱讀,甚至假期、游戲、動畫片等等。
既然孩子面臨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壓力,而過度的壓力又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身心傷害,那該如何幫助孩子去面對和管理他們自己的壓力呢?
首先,父母要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每個父母都說自己是愛孩子的,然而有多少父母以“控制”為愛,不斷減少孩子的選擇,削弱孩子的力量,增加孩子的壓力。孩子壓力的最大來源其實是缺少安全感和自信心,怕被父母遺棄,因為孩子常常感受到父母愛的其實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表現;不是現實中的他,而是期待中的他。所以說,對孩子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時刻有被愛的把握,即使自己是不完美的。唯有全然的接納和支持,會讓孩子正視各種壓力,坦然地面對失敗,義無反顧地去爭取成功!
其次,父母要做一個好榜樣。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面對和管理自己的壓力,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都是給孩子的一個示范。如果我們自己就缺乏積極、樂觀的生命態度和正面詮釋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遇到生活中的一點點壓力和挫折就不停的抱怨,消極的放棄,那又如何能傳遞給孩子面對壓力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孩子是通過父母做了什么,而不是說了什么來學習的,我們給不了孩子我們沒有的。所以,為人父母,我們自己要先做好壓力管理,讓自己的生命處于愉悅的狀態,才可能更好的應對孩子的各種情緒,同時這本省也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優秀的壓力管理和情緒表達示范。
幫孩子建立起管理壓力的能力,父母要用心去學習孩子生長發育規律特征方面共性的知識,用心去觀察孩子天賦秉性方面的個性差異。我們常常抱怨孩子無理取鬧,其實,多是我們自己不夠用心,或沒有能力去解讀和及時回應孩子真實的需求。當我們更多地去關注孩子的感受、需求和動機,而不是行為;當我們能參透生命是一段旅程而不是一場競賽,把孩子生長發育規律了然于胸,并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成就自己時,我們自然會變得更加自信、勇敢和從容,自然會增加孩子面對各種壓力,解決各種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孩子因受自身年齡、生活經驗、認知和思維能力等的限制,管理壓力的能力自然非常有限。所以父母不僅要做好榜樣,還需要通過演示、游戲、繪本、故事等形式,逐步教會孩子更多識別各種壓力,理性表達自己情緒情感的方式。當我們在規范孩子一些傷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時,是否能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承認孩子的愿望?是否幫孩子學會更多釋放負面情緒的方法,比如讓孩子擁抱情緒,想哭就哭會兒吧;鼓勵孩子跟朋友、同學、父母傾訴;用涂鴉的方式,畫出心中的不滿;用歌聲唱出心情;用打球,跑步,甚至摔打枕頭、沙袋等釋放體能;用寫日記的方式整理情緒等等。
所有的孩子都會出現各種問題,面對各種壓力,這就是成長的本質。我們對孩子問題的焦慮和恐懼本身比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我們的擔憂本身往往就會成為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削弱孩子的自信和力量。所以,把關注點放在我們渴望的事情上,而非我們的擔憂上,多一些信任和祝福,而不是焦慮和擔憂,孩子有他自己的命運。
壓力是無法回避的,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或多或少會面對的。真正的問題不是壓力本身,而是我們如何面對壓力,表達情緒。吳恩英博士的這本書在孩子的壓力管理方面,給出了父母很多好的建議和方法,《孩子的壓力》讀來非常受用。然而細讀之下,我又覺得,這本書寫的其實不僅限于孩子的壓力問題,背后體現的是父母該如何去愛孩子,如果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作者提醒我們,唯有對孩子的尊嚴、價值和唯一性的尊重,對孩子內在自我成長動力和能力的信任,才可能幫孩子建立起他直面人生各種壓力的勇氣和智慧,最終成就孩子自己幸福、快樂的人生。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