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昨天上午,百余名家長與學前兒童在青島櫸園學校傾聽了一堂幼小銜接課。幼小銜接課分為3部分:戶外英語,室內的語文、數學課。銜接課給將要升入小學的幼兒以小學教育的初步體驗,同時也讓家長們明白了幼小銜接時要注意的問題。
孩子坐不住
戶外的英語課9時開始,20分鐘后,一個男孩從學生圍成的圈中跑了出來,拉著爺爺要回家。此后,不斷有孩子跑出來找到在一旁觀看的家長要喝水、吃零食,一個女孩在被媽媽批評得哭了一會兒后,又委屈地回到課堂。孩子“能不能坐得住”是來參觀的家長普遍擔心的問題。
從幼兒園到小學要經歷學習環境的改變,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老師指出,適當地控制孩子游戲時間,讓他們習慣有規律的作息,是入學前必須做的準備。
學習興趣不高
英語課的內容是讓孩子們用英語指出口、鼻、眼等器官,“這些我會了,我們走吧,”一個孩子拽著媽媽表示,課上的內容和她學的小學課本一樣。據了解,一些家長在孩子入學前將小學部分學習內容提前教給了幼兒。老師認為,這樣的早教致使兒童在入學后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入學初感到學習很輕松,出現上課不專心、做作業不認真等現象,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度和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加深,“儲備知識”用完,又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時就出現了適應困難,導致學習“沒后勁”。
不能傾聽別人的講話
語文課上,老師把一些水灑在黑板上,要孩子們想像這個圖案是什么。“石頭。”不少孩子喊,在其他同學發言的時候,喊聲也沒停下,與傾聽相比,他們更樂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接受知識的渠道有很多,自發的學習發現和從課本、從他人處汲取知識都很重要,不懂得傾聽別人的發言就少了從同學處學到東西的機會。幼兒入學前應具備心理方面的準備,初步具備尊重別人,熱愛集體等道德品質很重要,另外還要能控制沖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定的任務,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像力。
學前準備片面
參觀過程中,孩子會多少漢字多少算術題,會說幾個英語單詞成了家長聊天時的開場白。幼小銜接的準備中重知識準備,輕能力培養也是家長存在的誤區。有的小學在招收新生時,進行所謂的摸底測驗,內容包括識字、計算等方面,幼兒園也在大班對幼兒進行相應的突擊訓練,家長也往往量化兒童學習成績,卻忽視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培養,不關注孩子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關注兒童的生理健康,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
此外,老師圍繞幼小銜接問題,向家長提出了如提高幼兒自理能力,讓幼兒熟悉小學,激發幼兒入學的愿望,加強幼兒獨立生活能力和勞動習慣培訓的建議。
下一篇:幼兒園男女噓噓要不要分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園共育培養孩子自信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