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文明的進程,教育越來越受關注,家長們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也越來越重視,然而在早期閱讀教育方面,很多家長仍存在誤區。記者在采訪中認識了一名孩子家長,他每天都教女兒朋朋認20個字,也不管孩子受不受得了,朋朋爸認為,孩子多識字,就能起到早期閱讀教育的作用。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
解讀“早期閱讀”
“早期閱讀”不是一個新概念,卻仍然是讓很多人迷惑的概念。它真正的概念是嬰幼兒憑借色彩、圖像和成人的語言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畫為主的嬰幼兒讀物的所有活動。對于年幼的兒童來說,只要是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作閱讀。而很多家長都簡單地把識字當作了早期閱讀教育。
研究表明,兒童早期閱讀、計算能力對日后的智力發展影響最大。這兩項構成了一些兒童的主要學習障礙,早慧的孩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喜歡閱讀。美國心理學家經過多年關于天才發生學的研究成果表明:有44%左右的天才男童和46%的天才女童,在5歲之前就開始閱讀了。美國199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學業差異大多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而此項能力在入學之前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幾乎所有的學習障礙都是在13歲之前形成的。
上世紀80年代,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就已經把兒童智能發展的重點轉移到閱讀能力的培養上,閱讀教學占到幼兒園教學的85%。
中外兒童早期閱讀比較
在起始閱讀年齡上,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很大差異,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至9個月時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至3歲才開始閱讀活動。美國兒童在4歲后進入獨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小學二年級)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一年級兒童每年平均閱讀30000字,低能力一年級兒童大約讀16000字,高能力兒童大約讀44000字。中國一年級兒童每年平均閱讀4900字,少于美國兒童的1/6,且高能力則和美國低能力兒童的閱讀量相當。
不僅如此,許多家長對早期閱讀教育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確。有的家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們理解的早期閱讀教育就是讓孩子認得很多字,可以像大人一樣把一本沒有圖畫的書從頭讀到尾。2歲男孩萌萌的媽媽說,當萌萌一個人拿著她買的畫報“玩”時,自己就會把畫報“奪”走并藏起來,她怕萌萌把書弄壞了,或者她有時間時就會給萌萌講畫報上的故事,她認為,萌萌不識字,根本看不懂畫報,早期閱讀教育就是自己講故事給孩子聽,讓孩子學會說話,學會認字。
事實上,早期閱讀教育要達到的目標是讓孩子喜歡聽故事、看圖書;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了解孩子,學會教孩子閱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國的幼兒閱讀啟蒙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