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兒子都上小學二年級了,現在沒有一點禮貌意識。”最近,家住東湖高新區的連先生有些犯愁,擔心孩子以后不受歡迎。
連先生老家福建,來漢經商6年多了。兒子小波今年6歲,在流芳街第二小學讀二年級。據連先生介紹,以前小波蠻乖很聽話,最近發現他越來越無禮貌。有一次父子倆一起去買菜,因拉著重物遇到高坡上不去,請別人幫忙,事后連先生讓孩子向人家道謝,兒子卻滿不在乎地表示:“我和他又沒什么關系,為什么要謝他?”聽到兒子的話,連先生驚訝不已。“在學校,老師見到兒子,微笑地給他打招呼,兒子理都不理。”連先生擔憂地稱,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個個有禮貌,自己就發愁,擔心兒子的性格變得孤僻,影響其人際交往。現在連先生幾乎每天給兒子上禮儀課,教孩子使用禮貌用語,似乎并不奏效。“改變孩子的行為最好的辦法是家長自己的行為。”江岸區沈陽路小學副校長胡慶梅說,要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家長的言行更為重要。如果作父母的表現得暴躁、刻薄、行為粗魯、愛挑剔,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胡慶梅建議,教育孩子較有效的辦法是,及時對孩子的禮貌行為給予表揚。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做父母的最好有言在先,讓孩子有規可循。當孩子的行為有越規的時候,父母應及時懲戒他們。當然,父母也要是執行規矩的典范。
下一篇:教子心得:成人,比成才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于丹:訓誡孩子不如尊重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