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厭學、任性、說謊、膽怯、暴力傾向、成績下降、迷戀上網(wǎng)……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行為”,令許多家長傷透腦筋。心理學專家指出,未成年人出現(xiàn)異常狀態(tài),根源往往在家庭,因此既要教育孩子,也要教育父母,進行系統(tǒng)性的“家庭治療”。
山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權朝魯分析,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對孩子心理、性格和人格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往往帶著家庭的影子。因此,孩子出了問題,家庭因素不可忽視,家長千萬不能只是責怪孩子,而要主動尋找原因,承擔起一定的責任。
權朝魯說,現(xiàn)在有許多家長,對待“不成器”的孩子,要么冷嘲熱諷,拳腳相加,要么失去信心,放任自流。這種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是很不負責任的。實際上,“問題孩子”往往出自“問題家庭”,健康的家庭才能培養(yǎng)出健康的孩子。
造成孩子“問題行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關系不和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父母權威喪失、孩子缺乏溫暖和安全感;對待孩子簡單粗暴,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缺乏與孩子的溝通,造成孩子孤僻、憂郁;過分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父母不良的行為習慣容易“傳染”給孩子;父母“望子成龍”讓孩子不堪重負;父母及祖父母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和方法不一致,導致孩子無所適從。
權朝魯介紹,一般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往往只是針對個體,缺乏對家庭和團體因素的考慮。“家庭治療”的關鍵是在整個家庭的參與下改善家庭內(nèi)部的人際關系,促進家庭成員相互了解和溝通,讓“問題孩子”重新回到一個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中。他說,“家庭治療”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在西方國家上個世紀20年代就已出現(xiàn)。我國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和實踐只有10多年,需要引起社會尤其是家庭的重視。
下一篇:從孩子的愛好了解其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透過眼神看孩子的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