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姓磨,名字叫磨蹭” (孩子6歲7個月)
生活片段:帶孩子的過程,就是媽媽性格磨礪的過程。結婚生育前,我是個超級“急”脾氣,辦事利落,風風火火,可是有了孩子以后,自己的脾氣和性格都有了改變。
阿姨根據女兒平時的表現的情況,給她取了個別名:“快遞”和“漫游”。孩子有時候叫“快遞”,我們呼叫她,希望她能給找個報紙,拿個水杯,孩子要是快速利索,反應迅速。孩子也有慢的時候,不管是他爸和我還是阿姨呼叫,總會回答說:“等一下等一下。”干事情慢吞吞,我們都開玩笑叫她“漫游”。哈哈,大家都說這名字取得很貼切呀!特別是孩子長到四五歲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對媽媽的話總是不能積極響應,我們家里就經常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生活場景。大人在喊:“寶貝,你又光腳丫了,快去穿鞋!”五分鐘過去了,也許孩子還沒有回應。即使有也是這樣的:“等一下!”“寶貝,該關電視了,超時間了?!薄暗纫幌?,我再看五分鐘。”“孩子,洗澡時間太長了,你會感冒的?!薄拔业纫粫俪鰜??!薄澳憧纯寸姳恚蠈W快遲到了!”“我還沒換衣服呢!”、、、、、諸如此類事件,的確讓我很傷腦筋。特別在早上上班時間很緊張,或在帶孩子上課外班時,我幾乎要發瘋。有次我帶女兒去上古箏課,眼看上課時間到了,她還不準備拿指甲,忙著吃薯片。我提醒以后,她還說:“等一下。”我馬上脫口道:“我看你該改名字了,你姓磨,名字叫磨蹭。或者就姓“等”,名字就叫等一下?!焙⒆有α?,馬上準備上課進入狀態。
媽媽心語:也許是家里大人多,對孩子發號施令的人太多,而老人幾乎都是“命令”的口吻,少有征求孩子意見的時候,久而久之,孩子面對大人的呼喊采取的措施就是“拖拉”。后來,孩子爸爸針對孩子看電視總是延時、做事拖拉等行為,制定了一個家庭做事規則,用文字寫出來貼在墻上,孩子感覺有規可循了,好了很多。
專家評說: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氣質類型,對環境適應緩慢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表,共同促進改正不良習慣。可以在一件事情要結束前幾分鐘提醒孩子,讓孩子有思想準備,做好結束工作前的準備工作。讓孩子意識到拖拉會產生的后果就好了,可以找機會讓他感覺自己錯了的結果,不要什么都替他們著想,總在提醒。媽媽的作用不是“定時器”,不要總幫孩子解決問題,孩子自己承擔了“拖拉”的后果就會吸取教訓。
下一篇:培養一個孩子需要多方面的付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母親要給孩子多點關心多點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