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不要限制孩子的情感表達
在兒童成長中,從會翻身,到能自己撅起小屁股,再到歪歪扭扭顫顫巍巍地站立,然后能直立行走,在這一系列從簡單到復(fù)雜的遞進過程中,孩子在鍛煉大腦的指揮能力,小腦的平衡能力,雙腿的支撐能力,一步一步探索行走;當兒童成長中,第一次空氣進入肺部的哭啼,到饑餓的哭喊,再到心情沮喪的抽泣,都是在鍛煉他們的情緒表達能力。長久體驗過后,孩子才能了解身體各項器官的用處,才能掌握自我情緒的控制與輸出,同樣也會關(guān)注他人的能力與情感。“不許哭!”“不許碰!”“不許大笑!”如此多的不許、不準,不給孩子情緒發(fā)泄的空間,不讓他們表達情感,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誤認為“情緒”這個詞是負面的,人不應(yīng)該有多種情緒,也不能暢快淋漓地表達情緒。但孩子卻不知道,情緒的含義隨著年齡的增長早已不是小時候簡單的哭與笑,伴隨著生命的質(zhì)變,已經(jīng)有其獨特的含義,并一直跟隨自己走完人生之路。但是,可悲的是很多小時不被允許發(fā)泄情緒的孩子,永遠沒有體會到情緒帶給人生的正面意義。
我們自由繪畫心理樂園所實施的“繪畫心理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有所不同,繪畫心理教育不但允許孩子快樂放聲大笑,還允許孩子大哭,因為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看,無論積極的情緒還是看似消極的情緒,都需要一個宣泄渠道,否則心理隱患便會開始積累,最終形成心理障礙。當一個孩子哭了,老師不會制止,而是會坐在孩子身邊,陪伴他,給他哭的權(quán)利。等孩子哭夠了,說夠了,再加上老師從理解的角度跟孩子進行對話,孩子的情緒天平逐漸達到平衡,家長和老師也更容易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
有豐富情緒的孩子,感覺細胞必然豐富,智力成長也不會落后。
情緒得以肯定,感覺便隨之升華。當孩子從情緒成長到完成后,才能過渡到心理的成長,然后走向認知,最后才能觸摸到認知背后的真理。這里我想問問大家,為什么很多孩子長大后,大部分沒有觸摸到認知背后的真理這部分?我認為,那是因為現(xiàn)代教育重視兒童機械認知的發(fā)展,而忽視兒童身體各個器官包括精神上的充實提升。太注重兒童的記憶學習,就會忽視兒童的天分,忽視鍛煉兒童的情緒、感受、邏輯思維,導(dǎo)致孩子成人后缺乏認知事物實質(zhì)的能力。
兒童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從無形的情感感受開始,逐漸演變?yōu)橐环N邏輯思維,一種探索力量,一種尋找自我的奮斗力。所以,我們既要尊重孩子內(nèi)在有情緒、情感直到認知這樣的需求,同時也要讓其它的資源得到開發(fā)、得到成長,為孩子將來能夠?qū)ふ艺胬肀M一點微薄之力!
下一篇:10宗罪,扼殺聰明寶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造力和誠信六個步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