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開學后的一天,兒子做完數學題把作業本往我面前一放說:“劉老師說的,作業由家長改。”我隨口說道:“有沒有搞錯啊,這老師也太懶了吧,把自己的責任也忘了。”
哪知,我的牢騷點燃了兒子的連串抱怨:“可不是嗎,新來的劉老師沒哪樣好,有兩次,我還發現她講課出錯呢。”
禍從口出,覆水難收,我知錯了。
兒子告訴我,一個月的觀察,他有點討厭劉老師了,他想調到別的班級,眼不見心不煩。兒子的表情復雜,我以為他不過是戲言。但沒幾天,我就接到了班主任打來的電話,說我兒子總是在數學課搞小動作,批評他,兒子居然頂撞:“我爸爸都說你懶惰。”
哇,大件事了!兒子如果長期對劉老師抱有抵觸、對抗的情緒,影響他的數學成績倒是小事,關鍵是他白紙 一張的心靈從此充滿了仇恨。都怪自己一時大意,出言不遜地“煽風點火”。
我沒責怪不諳世事的兒子,而是馬上進行補救措施。要讓兒子幼小的心靈重新裝上劉老師的美好形象,擠走那份反感。
我問兒子:“劉老師漂亮嗎?”“漂亮!”童言無忌,兒子脫口而出。他還說劉老師唱歌動聽、不打罵學生,還是有蠻多優點的喲。說完,兒子長長地一聲嘆息:“劉老師要是認真點就沒得說了。”
哈,原來兒子的心結仍是劉老師的不改作業,既然連我都那么評價,他當做認定了是劉老師的錯了。雖然,我并不認同劉老師的做法,但必須轉移兒子的“焦點”。
于是,我對兒子講述當老師的辛苦,讓父母改作業既能減輕負擔,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方法 ,也方便家長輔導孩子,真是用心良苦。我主動承認了對劉老師的偏見,兒子不好意思撓了撓頭皮說:“原來是這樣,我也太斤斤計較了。”
我鼓勵兒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多 請教劉老師,平常 也多接觸,用不著多久,就會發現劉老師的“好”,摘掉有色眼鏡。一來二去,在兒子眼里心里,劉老師都變了樣,幾乎全是優點了。上周,我去接兒子放學,看到他和劉老師有說有笑地向外走來,我心里的一塊石頭落地了。
祛除了兒子的心魔,我如釋重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左右了他們對世界原始的認知。而老師的最初形象往往在孩子內心是完美無缺的,一旦出現裂縫容易走向另一種極端。本來孩子對老師就有所不滿了,家長再評頭論足只能是火上澆油,到頭來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學業與心理健康 難免蒙上陰影。后果很嚴重啊,當家長的切記別重復我的錯誤了。
下一篇:要本色不要“臉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不要讓互相威脅成表達方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