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位哲人這樣說過:
心態是人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而你的心態將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你的情緒,誰作主?
一天,刮著大風,大班的嘟嘟一個人站在陽臺上很久。老師喊他回來。嘟嘟說:“我想跳樓。”老師心里“咯噔”了一下,怕刺激孩子,裝作平靜地說:“這么高的樓,跳下去,人會摔死的。”
“我就想死。”
“你死了,爸爸媽媽多難過啊!”
“我就想讓他們難過。他們吵架,都說死,我很難過。”
嘟嘟說著眼淚流了下來。老師把嘟嘟緊緊抱在了懷里。
顯然,嘟嘟的情緒反應是不健康的。一個5歲左右的孩子應該是天真爛漫的,小腦袋里會有奇思妙想,但一般跟死啊活啊是不沾邊的。就算是孩子單純模仿大人,沒心沒肺地說了這些生與死的話題,那也不是這樣的。
無論如何,這都不是5歲孩子應有的表現。
故事背后的故事
嘟嘟的爸爸媽媽都是公司職員,工作繁忙,早出晚歸,無暇照顧嘟嘟的飲食起居,更無心關注嘟嘟的情感世界。老師發現,這對夫妻都是情緒化的人,家里的情緒環境要么熱火朝天,要么寒氣逼人。這冰火兩重天的家庭氛圍全然取決于嘟嘟父母的工作狀態和由此帶來的情緒變化。他們的家庭環境、情緒氣氛似乎處在某種失控狀態。
爸爸媽媽天天跟嘟嘟生活在一起,感情上卻很少有真正的交流。嘟嘟不僅經受著親情饑渴,他的情緒世界還時時遭遇“交通堵塞”。嘟嘟的不良情緒反應和情緒行為,跟他的家庭環境有著很大的關系。
孩子的情緒行為深受父母情緒行為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善于模仿,爸爸媽媽的情緒語言、情緒行為營造著嘟嘟的情緒環境,自然也成了他的學習和模仿的對象。
情緒化的父母會誘發并且造就孩子的不良情緒。嘟嘟的故事告訴我們,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很重要,當父母的尤其應該。
你的情緒,你作主了嗎?
你也許會說,我可不是情緒化的人,更不會像嘟嘟爸媽那樣情緒波動,喜怒無常。我的情緒當然自己作主,誰會把自己情緒和心情交給別人來處理,讓別人作主?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并不受我們的自主控制,有時候甚至是“跟著別人的情緒和感覺走”。嘟嘟的爸爸媽媽的情緒基本受他們所在公司的控制,受工作狀態控制,顯得很被動。
壓抑情緒≠控制情緒
有人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不形于色。中國自古就有“報喜不報憂”之說。不過,這里所謂的控制情緒,其實只是把壞情緒埋藏在心底,這只能叫作壓抑情緒。跟情緒管理學所說的控制并調節的情緒,不是一回事,甚至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那些善于壓抑自己情緒的人,一是因為他在某種壓抑環境里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真實情感,時間長了也許就成了習慣;二是現代人通常浮躁而忙碌,無暇顧及自己的真實感受,不會用心感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情緒,顯得麻木而遲鈍。
一個簡單的測試
你的情緒誰在作主?請看下面的選擇題——
面對一件令人生氣的事情,你一般是這樣做的:
A. 屏住,告訴自己不能發火,將怒氣深埋內心,假裝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B. 發飆,會用罵人、動手等行為,向對方表示“我很生氣”。
C. 心里怒火萬丈,但是不會主動找對方溝通化解,只是等待時間或別人的解決。
D. 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處在憤怒狀態,但是努力想辦法,尋找適合的方式主動跟對方溝通,以期解決問題。
情緒管理學的解說
A。表面看上去,這是一種情緒控制行為,其實是一種情緒壓抑,并非真正意義上控制和調節情緒。壓抑情緒的后果是積聚已久的消極情緒到了一觸即發的時候,一切都會失控,而且無法挽回。
B。完全讓自己的情緒跟著自己的感覺走,失掉了理智的掌控,顯得失控而放肆,惡語傷人只會使事情激化,后果更嚴重。
C。是一種被動消極的狀態,讓自己的情緒跟著別人的感覺和情緒走,消極地等待時間的化解,被動地等待別人的主動。
D。是相對較好的情緒管理方法。意識到了自己的情緒狀態——生氣憤怒,但是,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失控和激化,而且避免了“自我被動狀態”,經過理智分析,找到不良情緒的根源,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化解這種情緒。
作情緒的主人,首先要學會體察情緒
對父母來說,如何作自己情緒的主人尤其重要。那么,我們該如何體察和了解自己的情緒?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遭遇的一個情景——
面對添亂的寶寶
忙了一天,媽媽下班回家,正在廚房手忙腳亂地洗菜準備燒飯,一個電話打過來。媽媽只能放下手里的活兒去接電話。電話里,對方抱怨同事,抱怨客戶,抱怨老公,向媽媽倒了一大堆“情緒垃圾”……媽媽好不容易掛了電話回到廚房,發現寶寶玩水玩得不亦樂乎,渾身上下濕掉了。
繼續燒飯,還是收拾孩子、給他換衣服?媽媽火冒三丈。
這里有3種選擇,你會是什么樣的表現?
1. (孩子是存心搗蛋)大聲吼孩子,劈頭蓋臉地一頓臭罵;
2. (知道不完全是孩子的不對,但是心里的火氣實在憋不住)怒氣沖沖地給孩子換衣服,怒氣沖沖地嘮嘮叨叨;
3. (哦,我現在疲憊加煩躁,朝孩子發火多半是我的錯,我不累的時候,孩子玩水,我的火氣好像沒這么大。但是,我現在實在憋得慌)得,坐下來喝杯茶,吃個蘋果,休息一刻鐘,晚飯晚一點開飯問題不大。
分析:
有1、2表現的大人,爆發以后往往會選擇后悔,發現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這是發生在父母身上最常見、最典型的“遷怒”行為。第3種表現的父母,則清醒地體察到自己情緒,知道自己怒氣的真正原因,并且在自己生氣的時候及時合理控制住情緒。這是對自己情緒負責、對孩子負責的媽媽。
簡說“情緒ABC理論”: 情緒受人的信念控制
為什么面對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呢?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誘發性事件直接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即發生了什么事情就會引起什么樣的的情緒體驗。是這樣簡單嗎?
“情緒ABC理論”的創始人愛麗斯是這樣解釋的:
正是由于我們頭腦里有的一些不合理的看法,才使我們產生情緒困擾。這些看法就像寄生蟲一樣,寄生在我們的大腦里。如果不及時清除這些寄生蟲,久而久之,就會滋生病毒,導致情緒混亂,從而引起情緒障礙,影響到自己的生活。
所以,我們的情緒受我們的看法所控制。
情緒ABC理論
A表示誘發性事件;
B表示個體針對此誘發性事件產生的一些看法;
C 表示自己產生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情緒ABC理論圖示
表面上是誘發性事件A導致了人的情緒和行為結果C,即事情引起了情緒。實際并不如此,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同樣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
因為有一個B在中間作怪。
就像“添亂寶寶”的情景中,孩子玩水就是誘發性事件A,有的媽媽認為就是孩子在故意搗亂,要好好收拾他一下;有的媽媽則認為不是孩子的錯,是自己感染了太多的負面情緒,才郁悶火大,所以,沖孩子發火是不對的。
這里,正是對“孩子玩水”事件的看法(B)不同,才帶來了不同的結果(C)。
由此可見,冷靜體察自己情緒的關鍵在于,你是否能理性看待事情的全部,是否有正確的想法。
掌控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類型,現在社會,人們忙碌于自己的生活,煩惱于自己的工作,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內心感受,更無暇顧及自己的情緒。下面這個小測試,也許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緒類型。
小測試:你屬于哪種情緒類型?①
1、 如果讓你選擇,你更愿意:
A. 同許多人一起工作(3分)
B. 和少數人一起工作(2分)
C. 獨自工作(1分)
2、 當你因為解悶而讀書時,你喜歡選擇:
A. 史書、傳記類(1分)
B. 通俗小說(2分)
C. 科幻小說(3分)
3、 你對恐怖影片反應是:
A. 不能忍受(1分)
B. 害怕(3分)
C. 喜歡(2分)
4、 以下哪種情況符合你?
A. 很少關心他人的事(1分)
B. 關心熟人的生活(2分)
C. 愛聽新聞,關心別人的生活細節(3分)
5、 你看電影時會哭或者覺得想哭嗎?
A. 經常(3分)
B. 有時(2分)
C. 從不(1分)
6、 遇到朋友熟人時你經常:
A. 點頭問好(1分)
B. 微笑和問候(2分)
C. 擁抱他們(3分)
7、 如果陌生人向你講述他的經歷,你會:
A. 顯示你有點興趣(2分)
B. 很感興趣(3分)
C. 打斷他,做自己的事(1分)
8、 被問及私人問題,你會:
A. 感到氣憤,拒絕回答(3分)
B. 平靜說出你認為適當的話(1分)
C. 雖不快,但還是回答(2分)
9、 在路上發現有個孩子單獨在哭,你會:
A. 想說些安慰話,但有些顧慮(2分)
B. 問他是否需要幫助(3分)
C. 不加理睬(1分)
10、 你的朋友之間發生了矛盾,你會:
A. 覺得不開心,但無能為力(2分)
B. 假裝不知道(1分)
C. 盡力為他們和解(3分)
11、 你送禮物給朋友:
A. 僅僅是在新年和生日(1分)
B. 全憑興趣(3分)
C. 你覺得有愧或有求于他們時(2分)
12、 一個剛相識的人對你說了些恭維話,你會:
A. 感到窘迫(2分)
B. 謹慎地觀察對方(1分)
C. 非常喜歡聽,并開始喜歡對方(3分)
13、 如果你家里發生了意外,上班時你會:
A. 心情不好,并顯露出來(3分)
B. 工作時把煩惱丟在一邊(1分)
C. 盡量理智對待(2分)
14、 一個好友因為誤會而要和你斷交,你會:
A. 感到傷心并積極爭取(2分)
B. 短時間內感到心痛(3分)
C. 無可奈何(1分)
15、 一只迷路的小貓闖進你家,你會:
A. 收養并照顧它(3分)
B. 扔出去(1分)
C. 嘗試給它找個主人(2分)
16、 朋友送來的而你又不需要的禮物,你會:
A. 隨處一扔(1分)
B. 保存多年(3分)
C. 兩年清理一次(2分)
17、 同一個容易羞怯或緊張的人說話時,你會:
A. 因此感到不安(2分)
B. 盡量調節氣氛(3分)
C. 有點生氣(1分)
18、 你有沒有毫無理由地覺得害怕?
A. 經常(3分)
B. 偶爾(2分)
C. 從不(1分)
19、 下面幾種情況哪個與你比較相符?
A. 十分留心自己的感情(2分)
B. 總是憑感情辦事(3分)
C. 從來不會感情用事(1分)
測試分析:
★ 6~26分:理智型情緒。
你常常用理智來克制自己的情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內心波濤洶涌,外表也表現得風平浪靜。不過有時候過于理性會讓人覺得你缺乏人情味,有可能會聽到人們在背后說你是“冷血動物”。過于隱瞞和壓制自己的情緒表現,會讓你的一些不良情緒得不到及時發泄和疏通。
建議:
有時候不妨放棄一下你的理性,張揚一下你的情緒,展露你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一面;不需要總是保持理性的分析與判斷,不需要永遠隱瞞內心情緒,大哭一場就能發泄你心中的不快,開懷大笑會讓你的快樂加倍。你尤其需要學會多分享別人的情感體驗,以提高自己的移情能力,這會讓理智的你多一份感性,多一些人情味。
★27~35分:平衡型情緒。
你時而感情用事,時而理性克制。惡劣的環境造成了你的壞情緒,但你依然能從壞情緒中擺脫出來。你很少與人爭吵,人際關系愉快輕松。即使偶爾與人發生糾紛,也能妥善處理。這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情緒類型。
★ 36~57分:沖動型情緒。
你非常重感情,言行舉止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做事容易沖動,常心血來潮,比較多愁善感,喜怒不定,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富于同情心,情緒體驗深刻,愛好藝術,有豐富的想象力。
建議:
一定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尋找合理釋放情緒的途徑。跑步、打球或到無人處吼叫幾聲,常能使諸如生氣之類的不良情緒得以發泄調整。也可以通過言語暗示來調整和放松心情,培養自己寬容大度的個性,不計較小事。
(① 引自:張《情緒調解術》)待核
下一篇:寶寶的任性讓你抓狂了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直面分離性焦慮癥的寶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