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感冒是小兒多發病,不但臨床表現多樣,病因復雜,還有兩個特點,即易化燥化熱、易夾食夾驚。而治療則可從正治法和變治法兩方面入手。
正治法
正治法是指感冒的基本治法。輕癥主張避風、減少乳食、不服藥,如需服藥,“汗法”是中醫治療傷風感冒的總則,但只宜微汗,不可過汗,過汗則傷陰,一般用蔥豉湯、桑菊飲、銀翹散之類的即可。小兒感冒多用辛涼解表法,因起病多熱,故真正用辛溫法并不多。
感冒夾食不化的,不要強行進食,治療當以解表清熱、消導和中為主。
感冒夾驚者應在解表的基礎上加鎮靜的藥物。
變治法
變治法分為化燥、化熱和陽厥三方面。
化燥是指小兒素體伏熱,服解表藥后,陽氣發越,陰液受傷,身無汗而熱不解,臨床癥狀加重。化熱是指小兒素體陰虛,感冒服解表藥后,身已出汗而熱不解,陰液更虛,則臨床癥狀加重。這兩種情況都不能再解表,越解表則陰越傷,熱更不退,此時只有先滋陰,才能清熱。
陽厥也稱熱厥,是指小兒感冒后,手足發涼,往往發熱越高,手足越涼。這是由于小兒病后,陽邪內郁,不能外達,表邪郁里,故四肢發涼。此時治療應重在回陽救逆。
遼寧省瓦房店市針灸按摩所 梁迎春
下一篇:寶寶便秘,多是家長惹的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些情況要帶寶寶看小兒婦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