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0~3歲的寶寶談教育似乎言之過早,不過這時候的確是寶寶建構基本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能把握這個階段,給予充分且適當的刺激,將有助于寶寶日后的學習,不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爸爸媽媽們,可不要過于苛求,以免揠苗助長哦!
了解早期教育
早教何時開始?
過去談早期教育多半是針對0~6歲的小孩,不過隨著腦神經學的發達,許多科學家發現,寶寶出生時大腦并不是一片空白的,每個神經軸的突觸都會在刺激中產生連結。大腦中的神經在受到刺激后,樹突狀的細胞會產生連結、延伸,若是沒有適當的刺激,腦神經就會原封不動地擺在那里,這證明了寶寶需要獲得更早期的腦部刺激,因此,近幾年來,早期教育也將范圍下降至0~3歲,主要著重于開發寶寶的多元感官能力。
早教的方向
照顧者應該要認清早期教育的著重方向,以免抱著要讓寶寶成為天才的心態,反而給了過多的壓力,使寶寶對學習失去興趣。早期教育的方向應該是協助寶寶建構各種感官能力,讓寶寶在未來能夠輕松學習。
如在3歲前給予寶寶足夠的感官、語言刺激,并且提供充分的肢體動作練習,那么在進入幼兒園之后,寶寶便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去探索,且精準的感官能力也能讓他大量接收到外界的人、事、物的訊息;此外,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有助于和別人相處。
有些父母可能會感到疑惑,那為什么別人家的小孩兩歲就會認字,而自己家的就不會?那是因為這個寶寶的家長可能在寶寶還是嬰兒時期,就開始不斷地和寶寶說話,看到什么就和寶寶說什么,無形之中,這便成了寶寶的經驗,到了寶寶會表達的時候,寶寶看到那些熟悉的形狀便會和以前的經驗做連結。因此,寶寶很早就會認字是因為過去有充分的刺激,并不是因為家長在寶寶1歲時就拿著字卡要寶寶開始學著認字。
專家小提醒
在協助寶寶建構學習的基礎能力時,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加入“愛”。凡事都必須以愛為基礎,如果沒有愛,當然不能盡心盡力地照顧、教育寶寶。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便是愛的基本表現,如寶寶肚子餓了、尿布濕了,都要給予立即的滿足,更要弄清楚寶寶為什么哭。常常給寶寶擁抱以及肢體上的接觸,能讓寶寶感受到:“我是被愛的。”在心理需求被充分滿足之后,寶寶才會愿意主動探索。
為什么要早教?
越小的寶寶發展的速度越快,而每個寶寶的發展也會存在或大或小的差異。剛出生的寶寶就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外界給予的東西。在3歲前,寶寶的腦部正飛速發育,在此時若能給予充分的刺激,將有助于寶寶的發展。因此,在這個階段應該給予及時性的刺激,也就是提供適當的刺激以協助寶寶在該階段發展;另外,還要訓練寶寶學會一些必要性的能力,如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和他人相處的方式。
由此可見,3歲前的教育都是在幫寶寶建構這些基礎的學習能力,而不是要提升寶寶的認知能力,并不是像一般大眾所認為的,早期教育便是要教出天才兒童,而是讓他們具備學習的能力。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下一篇:讓孩子在游戲中鍛煉成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通過游戲發展孩子想象空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