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受訪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 翁志強
也許不少媽媽在帶著小寶寶去保健時,都曾被問過要不要給孩子“剪脷根”。但口腔科專家表示,只有3%新生兒需要“剪脷根”,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小手術,但并不是隨隨便便剪的。
只有3%孩子需要剪
廣州人所說的“剪脷根”,在醫學上稱為剪舌系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口腔科主任醫師翁志強解釋,舌系帶位于舌與口底之間,因為與舌的運動和發音有關聯,常常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對于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常常可以看到舌系帶附著在舌尖底面與下牙槽之間,有薄膜型與肥厚型兩類。家長會覺得寶寶舌頭伸出不夠自如,會被舌下細帶牽扯住,害怕對孩子未來說話等造成影響。于是就“長痛不如短痛”,抱著早剪早解決問題的心態給孩子的舌系帶“來一刀”。但嬰兒期過早盲目剪舌系帶,對孩子講話并沒有太大幫助,相反還容易引發多種并發癥。即使剪了,實際上也只能是剪破一點點系帶上的黏膜,大多數沒有起矯治功能,而這些黏膜本身是疏松組織,有很好的延伸性的,單純的一層黏膜皺襞是不足以阻礙舌的活動的。
翁志強表示,正常情況下,新生兒的舌系帶附著是延伸到舌尖或接近舌尖的,有近半數的孩子在嬰兒期舌系帶前部的附著呈緊張牽拉狀態,但這只是暫時的生理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舌和下頜骨的生長發育以及下乳牙的萌出,舌系帶會逐漸向舌腹部、下牙槽下方退縮。正常孩子2歲以后舌系帶才逐漸遠離舌尖。只有約3%的孩子會有發育異常情況出現,此時舌系帶退縮不足,就會出現舌系帶過短而需要剪。
剪舌系帶最好等2歲后
一般來說,舌系帶過短的發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低,自身有一個自行調正的過程。六個月前,小寶寶的舌頭只會做前后運動,而到了六個月后才會用舌頭將食物推向兩側,這時候寶寶的小舌頭才會做橫向運動。
嬰兒舌系帶短不應認為不正常,最好觀察到2歲以后。有研究數據指出,如果孩子是真正的舌系帶短,即使在新生兒時期剪過,也起不到有效的矯正作用,需要做第二次舌系帶矯正手術的有78%,甚至要做第三次。
翁志強提醒,對大多數不需要剪舌系帶的嬰兒來說,過早把系帶黏膜剪破容易發生瘢痕,阻礙舌系帶的正常發育,到孩子長大發現問題需要做第二期手術(如松解瘢痕、手術矯正系帶)的也不少見。因此,并不建議在嬰兒期便過早地剪舌系帶。
吐字不清未必是舌系帶過短
當孩子吐字不清時,家長就會懷疑是舌系帶過短。一般來說,人類學語言,最早學會的是唇音和舌根音,而舌尖音的發音能力發育最晚,如zh、ch、r等音節要到孩子四五歲發音完全成熟時才能吐字清晰。而發音不準,除口腔因素外還有聽力因素和大腦語言發育因素。另外,兒童心理因素也是不容忽略的問題。家長平時要多注意訓練孩子說話,送孩子上正規幼兒園,讓孩子跟同齡人在一個寬松環境下多練習講話。
翁志強建議,家長除了通過孩子吐字的情況來判斷是否舌系帶過短外,還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評估寶寶是否需要剪舌系帶:
1、舌頭伸出后,舌尖呈“W”形。
2、舌頭伸出不能超過下唇紅沿或舌尖不能上抬到上牙槽部。
3、不能正常吸吮。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可以帶孩子去口腔科檢查是否需要“剪脷根”。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 通訊員 許詠怡
下一篇:小偏方:孩子老流口水敷生南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倒春寒天氣寶寶“春捂”要適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