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嗯,第一次帶寶寶看牙醫是什么時候?難道不是寶寶牙疼的時候嗎?當然不是啦,從牙齒保健的角度來說,首次帶寶寶看牙醫的時間是1歲左右。
首次看牙的時機
在寶寶1歲左右時,上下牙床大約各長出四顆牙,并已開始接觸固體食物,這時是最佳的首次看牙時機。隨后應在固定的間隔時間(如每半年)帶寶寶復查一次。
醫生將詳細檢查寶寶的牙齒生長狀況,并給予父母有關寶寶的飲食種類、刷牙的習慣、喂食的方式等咨詢意見,如果檢查發現牙齒有脫鈣(牙齒灰白、或有黃斑)現象,醫生可能會做涂氟處理,并建議每3個月復診一次;如果寶寶的牙齒沒有太大的問題,醫生會建議每半年復診一次。
父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多數的寶寶都怕看牙醫,除了怕痛,牙醫所使用的器械也會令他們心生恐懼,如果在看牙醫之前,父母若是能做好準備工作,之后又能細心地照料和耐心地解釋,不但能消除寶寶看牙醫的恐懼心理,還可以幫他積極配合牙醫的檢查和治療,讓看牙齒的過程顯得愉快又輕松。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1.就診前
◆首次看牙,很多寶寶都會出現排斥的現象,家長絕對不可以用哄騙的方式,哄著寶寶去看牙。
◆應向寶寶解釋清楚看牙的重要性,譬如,感冒要看醫生,牙齒生了病也要看牙醫才會好。
◆記得替寶寶帶一套干凈的衣物,以便發生嘔吐時更換。
2.就診時
◆寶寶如果哭鬧不休,父母最好暫時回避,用冷處理的方式解決。
◆讓寶寶看清楚要使用的器械,它們用來做什么,并說明看牙的規矩,譬如,不要亂動,如有問題和感到不舒服都要用手勢告知父母。
◆如果寶寶很怕痛,可以告訴他看牙可能有一點不舒服,但是絕不會痛,消除寶寶的戒備心理。
◆醫生與小病人溝通時,家長不要出聲,只要握住寶寶的手就可以了。
3.就診后
◆寶寶若是用過局部麻醉,1~2小時藥效才會消退,特別注意不要讓寶寶咬嘴唇、捏臉頰、或吃固體食物,以免咬傷。
◆寶寶如果是拔牙,家長必須監督他緊咬紗布30分鐘,有口水可以吞下,但盡量不要說話,止血后才可將紗布吐掉。
◆寶寶如是進行涂氟處理,治療一小時內,不可喝水、漱口、進食。
◆寶寶若是補了牙,當日應避免吃食堅硬的食物(譬如肉骨頭、 堅果等)。
◆每隔3個月去牙科做定期檢查。
乳牙被蛀的影響不可忽視
做父母的都希望寶寶能擁有一口好牙,而寶寶最容易出現的牙齒問題就是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蛀牙,蛀牙會對寶寶造成的影響可以歸納為以下五點:
◆會產生疼痛不適,影響寶寶的咀嚼功能,以致攝取食物種類少,營養不全面。
◆蛀牙嚴重時,會導致蜂窩組織炎,威脅寶寶的健康。
◆蛀牙的細菌會阻擾恒齒的發育。
◆造成恒齒排列擁擠,齒列不整齊。
◆前門牙蛀壞,會影響美觀與說話發音,傷害寶寶的自尊。
寶寶為什么怕看牙?
寶寶害怕看牙的原因各不相同,這其中牽涉到每個寶寶在運動、情緒、認知、語言等方面的發育問題。
寶寶的個性:有些寶寶天生就害怕見陌生人、聽陌生的聲音,而全副武裝的牙醫對寶寶而言無疑是個“可怕的”陌生人,再加上治療牙齒的機械會發出一些聲音,自然會讓寶寶感到恐懼。
家庭背景因素:寶寶如果過于受到保護、溺愛,或是受到大人言語上的恐嚇,威脅,如你不乖就帶你去打針看醫生等,在心理上就留有恐懼感。
最初的經驗不佳:有些寶寶第一次看牙的經驗不好,或是特別愛幻想,自認為看牙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父母經驗的傳導:父母親如果態度太緊張,也會影響到寶寶的態度。文/趙慧
下一篇:醫生支招孩子如何防流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提升寶寶免疫力的8個誤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