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除了“洞洞鞋”外,進入夏天后,因赤腳穿拖鞋、涼拖甚至一些軟底鞋導致的意外傷害事件大幅增加。
昨日在接受采訪時,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證實,這幾天每天都會收到一兩個因鞋導致意外傷害的病人。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上海市兒童醫院也表示,收到過不少穿軟底鞋、拖鞋被電梯“咬傷”的孩子。
多位兒科骨科專家坦言,2-5歲的孩子處于似懂非懂時期,又有好奇心,是最容易被電梯傷害的年齡段。
多家醫院接診過
一個多月前,上海市兒童醫院收到過一個被電梯“咬傷”的4歲男孩。據介紹,被送到醫院時,這個男孩右腳的一個腳趾頭已血肉模糊,且夾雜著黑乎乎的油。
雖然曾接診過六七個被電梯傷害腳趾的兒童,但這個小男孩的傷情還是讓上海市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謝豐嚇了一跳,“腳趾甲骨頭壓傷了,而且肌腱也斷了。最難的是給擠碎的腳趾甲‘清創’。”
事后,接診醫生才知道,被電梯“咬傷”的小男孩是赤腳穿著很軟涼拖鞋的。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也收治過一個三四歲小男孩。據介紹,這個小男孩是被大賣場電梯傷害的。“當電梯移動到最后一格的時候,小男孩沒有抬起腳,所以他的腳趾就陷入縫隙內,被電梯臺階之間的鋸齒夾住。”
外出運動少穿“洞洞鞋”
事實上,包括“洞洞鞋”在內的各種寬大松軟的鞋子,都不適合兒童。因為鞋子過于寬松柔軟,對腳起不到保護作用,且極易發生意外,尤其是著急趕路或上下電梯時。
此外,5歲以下的兒童骨骼發育還不完善,穿著過于寬大松軟的鞋子不利于生長發育。“基于安全因素的考慮,兒童在室外運動時盡量不要穿‘洞洞鞋’。”專家說。
另外,材質過于柔軟的鞋子也不適合兒童,因為這樣的鞋子容易變形,一遇外力會從腳上脫落,因此兒童穿著時易被電梯“齒牙”夾住。特別是2-5歲的兒童乘坐電梯尤其要當心。
專家還提醒說,兒童乘坐電梯一定要小心,家長也要有“意識”保護孩子,叮囑孩子不要在電梯口或者自動扶梯上玩耍,同時在乘坐電梯時,要讓孩子站在電梯臺階中間,不要靠邊,還要讓孩子站在家長的前面。晨報記者 陳里予
下一篇:養男養女你要先知道這幾件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寶寶要不要抹防曬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