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論對寶寶還是成人來說,要安全合理選擇藥物,首先應當確診自己是什么病,然后對癥下藥,不能只憑自我感覺或某一個癥狀就隨便用藥。比如發燒、頭痛,是許多疾病共有的癥狀,不能簡單地服一些止痛退燒藥完事;又如腹痛,也是一些疾病的共有癥狀,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地使用止痛藥,就會掩蓋一些急腹癥的癥狀,貽誤病情而造成嚴重后果。
其次是了解藥物的性質、特點、適應證、不良反應等,要選用療效好、毒性低的藥物,醫生常常說的“首選藥”和“二線藥”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也是強調過很多次的,就是并非價錢貴的藥就是好藥,關鍵在于是否對癥。
寶寶用藥要當心,主要是擔心藥品的不良反應,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完全避免藥物的不良反應呢?首先,家長要知道,藥品不良反應的誘發因素有非藥品因素及藥品因素兩類。前者包括年齡、性別、遺傳、感應性、疾病等;后者包括藥品的毒副作用、藥品的相互作用以及賦型劑的影響等。因此,同一藥品不良反應,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種族、不同感應性、不同適應證、不同共存疾病的病人中可能表現不盡相同,再加上藥物及其制劑中賦型劑的影響,問題更為復雜,這就是藥品不良反應不可預言的原因。
還有一些寶寶,原本對某種藥品不過敏,后來卻過敏了,這也是可能的。因為人體原本沒有接觸過某種藥品,體內沒有對這種藥品的抗體,就不會發生過敏反應。接觸過這種藥品后,身體里有了這種抗體,再遇到這種藥品,就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另外,有些人的過敏反應主要是對藥品里的雜質、輔料、增加劑過敏。不同廠家采用不同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不同的輔料,添加劑、產品的雜質情況不同,也會出現“原來不過敏,后來過敏”的情況。
提到寶寶感冒發燒時的用藥,首先說說抗菌藥物的使用。兒童感冒時使用抗菌藥物的指征主要有:有明確的并發感染指征,如細菌培養有病原菌;服用抗病毒藥物后仍不退熱;為防止6個月以下月齡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血象檢查白細胞總數明顯增高;經?;急馓蚁傺渍?;出現氣管炎(咳嗽、膿痰)或肺炎征兆者。用藥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應過長;注意多喝開水,促進藥物吸收與排泄;3歲以下的小兒肝腎功能尚未發育成熟,故應注意選擇肝腎毒性小的藥物。
但要注意,兒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后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藥物,只要加強護理,適當休息,多喝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通常會很快恢復健康。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種類很多,而且十分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兒童對感冒一般沒有免疫力,體質和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反復發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并了細菌性感染,如并發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或肺炎,往往病情較重,表現為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咳膿痰等,這時應到醫院就診,一般需應用足量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再補充一句,寶寶腹瀉時也不能隨便應用抗菌藥物,因為寶寶的腹瀉未必全是細菌感染所致,如腹部受涼引起腸蠕動加快;對乳品、魚、蝦及蟹等食物過敏引起腸的變態反應;外出旅行或遷居外地因生活環境的改變使腸道內正常菌群的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從而發生了“菌群失調癥”而引起的厭食、嘔吐、腹痛甚至腹瀉不止等癥狀。諸如此類的腹瀉并不是細菌感染所致。還有些腹瀉,如嬰幼兒秋冬季腹瀉和夏季“流行性腹瀉”系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霉菌性腸炎是由霉菌引起。既然病原不同,治療方法就不應該完全相同,所以用抗菌藥物應慎重。
江蘇省中醫院兒科任現志
下一篇:小S女兒吸手指無奈吐槽 BB愛吸手指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科醫生教你購買兒童非處方藥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