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古人形容春天是“吹面不寒楊柳風”,可即使氣溫逐漸回升,晝夜及室內外的溫差還是很大,冷不丁還來一陣倒春寒,氣溫的大幅波動讓人體難以承受而容易生病。老人家在這時候一般都會注意添衣服,落在年輕人眼里卻很不理解。很快就要入夏了,穿那么多干嘛?專家表示,別看現在春暖花開生機盎然,冬天的寒氣始終還未完全散去。只有保存身體的足夠熱量,才能維持良好的抵抗力,不至于感冒著涼。所以,春天應該以“捂”為主,特別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穿多一點是絕對必要的。
“春捂”有其科學道理
“春捂秋凍”是一句民間諺語,意思是春天氣溫剛轉暖,不要急著脫掉厚衣服,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對習慣過熱天的廣州人來說,要做到后者很容易,可讓他們在暖和的春天還捂著,那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
“老年人還好,最常見的就是年輕人迫不及待減衣服,又是短裙絲襪,又是短袖涼鞋,好像夏天已經來了。猛脫衣又不及時加衣,自然感冒著涼、頭痛發熱都來了?!睆V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綜合科主任、主任醫師楊小紅說,冬天人們穿衣多,把自己裹得很嚴實,使身體的散熱保持在一個恒定狀態,對維持抵抗力是極有幫助的。但到了春天,天氣還沒有完全熱起來,就忙著換上單薄的衣服,身體散熱加快,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身體壯的人或許能耐受一時,體質弱的包括老人、女性和有慢性病的人,吹點風可能就會著涼。所以,春天絕對不要以一天的最高氣溫來選擇當天的衣著,應適當保暖,尤其在早晚和室內照射不到陽光的地方,最好多穿一件外套。
“春捂”重點捂哪里?
楊小紅說,“春捂”有幾個重點所在———
1、頸部。在脖子后面有個穴位叫“大椎穴”,幾乎所有的陽經都要從大椎穴經過,在此匯聚。如果大椎穴受寒,會導致感冒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不利于腦部供血,所以早晚氣溫低時穿高領衣服或者圍圍巾。遇上倒春寒的天氣,體弱者出門最好戴頂帽子,避免頭部著涼。
2、背部。中醫認為背部是“督脈所過”,屬陽,背部著涼則陽氣受損。因此,注意背部保暖也是很重要的。專家建議,在單衣上套件毛背心是比較合適的做法,如果還怕熱,穿件風衣也不錯。
3、腹部。腹部著涼易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痛、腹瀉、胃口不好甚至嘔吐等,女性還可能因此發作痛經,一定要嚴加防范。楊小紅說,潮汕的孩子常年穿著個小肚兜,無論怎么脫衣都不怕肚子涼到,是家長們可以借鑒的好經驗。成人則要注意睡覺蓋好被子,洗澡后及時穿衣,別一時貪涼快把肚子袒露在外,到頭來腹部受涼致病就后悔莫及了。
4、腰部以下的部位。中醫認為,寒多自下而起,因為距離心臟遠,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因此要注意下身的保暖,促進血液循環。對那些喜歡穿超短裙、絲襪的女性,這一點最應該注意。有些人喜歡在家光著腳走路,但即使有木地板和地毯,室內的寒氣依然會由腳而入肺腑。所以沒到夏天都應該穿襪子,體質差的人還需要穿上毛拖鞋護腳。
小孩不宜捂太實
春天該“捂”,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減衣服,其中的“度”要靠自己把握,切忌“別人怎樣我也要怎樣”。像有的孩子抵抗力弱,老是感冒,稍微捂一捂是對的??纱蟛糠纸】档暮⒆雨枤夂芡ⅲ吹共灰宋娴锰珔柡?,以免出一身汗后更容易著涼。
楊小紅說,她就有這樣的親身經歷?!耙郧鞍研『⒎旁趽u籃里睡,周圍被褥都塞得滿滿的,可能是熱得難受,每天晚上孩子都不停地哭,早上一看整個背都濕透了。我剛開始還不明白怎么回事,大概有好幾個月,才慢慢醒悟是捂得太厲害了。再后來把小孩放床上睡,地方大,裹得也不嚴實,就能睡沉了?!?/p>
專家指出,不少家長總是不知道孩子該穿衣還是該減衣,其實衡量穿得夠不夠,應以不出汗為度,同時又保持手腳暖和。文/羊城晚報記者 宋導 實習生 龔凌春子 通訊員 張秋霞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綜合科主任、主任醫師 楊小紅
下一篇:觀睡眠 知小兒病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春天里做小游戲增強孩子體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