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隱憂1 新興感染疾病VS抗生素的濫用
新生寶寶較少生病,是因為仍有來自母親的抗體保護,且接觸病原體的機會較少,但是6個月以上的寶寶,抗體便開始下降,更因幼兒的免疫系統功能未臻成熟,抵抗傳染病的能力也較差,讓暴露在環境中的病菌有機可乘……>>全文
隱憂2 營養不均 抵抗力下降
現代幼兒吃得好、穿得好,飲食選擇趨于多樣化,使得偏食寶寶越來越多。此外,家長缺乏正確的飲食觀念,也造成現代寶寶營養不均,抵抗力較以前的寶寶差。營養不均指的是“營養食物攝取的不平衡”,可能是過剩……>>全文
隱憂3 體能活動差 危及身心健康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力高且性格堅強,然而我們可以發現要達到這個目標,光給予認知啟蒙并不夠,反而是常被忽略的“體能活動”,扮演著其中的關鍵。想知道體能活動的重要性,應先從其內涵及影響來著手……>>全文
隱憂4 腸胃機能低下脹氣、便秘跟著來
現代家庭中,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孩子都交給祖父母帶養,卻因多數祖父母本身的錯誤觀念,致使寶寶有腹脹的問題。有些祖父母誤以為寶寶屁放得多就代表沒有脹氣的問題,實則不然,相反地是在提醒帶養者,寶寶脹氣問題很嚴……>>全文
隱憂5 過敏疾病多家長心惶惶
許多家長誤信媒體說法,以為過敏癥發生率極高。寶寶可能只是出現一些單純的外觀表征,如臉上紅色皮疹或流鼻水、呼吸喘嗚聲等,就認定他是過敏兒,因而控制與禁止他進食某些食物,反而易使寶寶生長不良,對幼兒早期的營養……>>全文
隱憂6 生活作息紊亂 親子累翻天
0~3個月的孩子都是吃飽了睡、睡飽了吃,之后慢慢進展到在夜間睡眠外,上午、下午各有一個時段休息,約至2~3歲左右,睡眠型態才幾近于成人。臺北保姆協會前任理事長何云鳳表示,在孩子作息還不穩固的期間……>>全文
隱憂7 神經發展不確實 整體成長皆受限
長庚兒童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組組長黃恢濤表示,神經發展主要是由幼兒本身動作、感官的反應來顯現。終其人一生,舉凡身體各個感官接受器所接收到的各項訊息,都會由神經傳達至大腦,再由大腦指揮身體各部位做出反應……>>全文
隱憂8 親子互動少 壓力伴孩子
都會地區的父母,工作壓力大,工時也比較長,且多半為雙職工家庭,父母雙方都投入職場,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許多家長在孩子一出生后便交給祖父母帶,甚至采24小時托嬰的方式,自然縮短了與孩子互動的時間……>>全文
隱憂9 輕忽視力保健 近視年齡不斷下降
近視指的是在眼球調節放松的情況下,平行光線經眼部屈光作用后,影像落于視網膜前,使得人在看遠處的物體時,所見的影像變得模糊不清。臺安醫院眼科資深視網膜主治醫師何正廉表示,相較于歐美,東方人近視的比例……>>全文
隱憂10 飲食太精致 蛀牙漸攀升
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6歲以下的幼童,平均有3.56顆乳牙蛀牙,學齡兒童平均有1.79顆恒牙蛀牙,而青少年平均則有5.06顆恒牙蛀牙,臺灣的孩子86%有蛀牙,顯示出現代兒童的高蛀牙率……>>全文
下一篇:冬季寶寶動手動腳,勝似補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注意小細節,確保寶寶大安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