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長假就要來了,無論父母照顧得多好,總難免有些疏漏,這時,寶寶可能會患上一些疾病。如果來不及上醫院,家長該給孩子服什么藥?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副主任于波根據往年長假孩子容易患的疾病,給各位家長一些備藥建議。
胃腸炎篇
慢性比急性更可怕
孩子患上胃腸炎的疾病有好幾種,比如細菌性腹瀉、輪狀病毒性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癥、胃腸功能紊亂等。
胃腸炎在用藥上,總的原則是可以服用澀腸止瀉散(蒙脫石散)、思密達、卡多曲等止瀉藥物,還可以服用一些保胃的中成藥,比如保濟丸等。另外,家長要注意多給孩子補充各種維生素。
細菌性腹瀉:特征是寶寶解粘液狀便便,稍微有點腥臭,次數多但是量少。針對細菌性腹瀉,只能給予相應的抗細菌治療,使用合適的抗生素。但是,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輪狀病毒性腹瀉:輪狀病毒腹瀉會讓孩子一天拉上十多次,每次都是拉稀爛的水樣蛋花狀水便。因為輪狀病毒有7日左右的自限性,所以,就算不用藥,7日以后,因輪狀病毒造成的腹瀉都會自行緩解。但是,于波提醒,如果腹瀉不及時治療,容易引發一些慢性的胃腸炎,導致孩子的腸道功能減弱,從而對乳糖等不耐受,一喝牛奶就拉個不停。所以,在寶寶腹瀉時,一定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家長可以到醫院購買腹瀉專用的口服補液鹽,按照說明使用。
如果寶寶上吐下瀉,則可以適當服用些藿香正氣水。
于波特別提醒,寶寶腹瀉后,飲食指導的重要性不亞于藥物治療。腹瀉的寶寶一定要吃素,吃稀飯、面條,不要放油,可以適當加點鹽。而蛋、奶、肉類、水果、青菜都不能吃。否則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延緩身體恢復,造成復發性、進發性的腹瀉。
感冒篇
降溫不一定用藥
秋天來了,天氣變化,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而假期的作息時間一旦被打亂,寶寶的飲食無規律,就容易出現抵抗力下降等問題,進而發生呼吸道感染、鼻炎、哮喘等疾病。
咳嗽:家長要避免使用強鎮咳類藥物,因為咳嗽可以讓孩子把呼吸道內的痰液排出,而強力鎮咳則讓痰液排出受阻,反而讓孩子加重病情。可以選用非那根止咳糖漿、復方甘草合劑等,并及時上醫院對癥治療。
咽炎:可以使用清熱利咽的中成藥制劑,比如一清膠囊、猴可皇、消炎片、普地蘭口服液等。
發燒:小兒發燒,在體溫不高的情況下,應該首先采取物理降溫,家長可以用熱毛巾給孩子反復擦澡幾遍。另外,還可以使用50%的酒精擦浴,主要部位是孩子的兩側頸部,或腋下和腹股溝等大動脈經過的部位。有一點要注意,在擦澡時,家長不要做全身擦拭,而是擦一部分,立即蓋好衣服,再擦另一部分。
高燒超過38.5攝氏度時,可以考慮藥物降溫,可選用的藥物有泰諾退熱糖漿、小兒退熱栓、美林懸液等。本報記者 梁瑩
下一篇:寶寶脾胃不好 不妨試試推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看“指紋”辨識小兒疾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