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很多父母而言,“喂寶寶吃藥”是育兒生活里的一個夢魘,往往大人累得滿頭大汗,寶寶哭得聲嘶力竭,仍然無法達成任務。其實,只要在喂藥時對一些要點事項多加注意,并且適當運用一些小技巧,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好藥劑
3歲以內的嬰幼兒最好不要用片劑,應首先選擇液體制劑、泡騰片、干糖漿劑、沖劑或果味型咀嚼片,對于嬰兒尤其適合用滴劑,劑量容易掌握而且服用方便。年輕的父母喜歡用普通湯匙或茶匙量藥水喂寶寶。但是普通湯匙不易掌握藥量,給的藥物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療效。
掌握正確方法
1、新生兒最好的喂藥方法是:在喂奶前1小時左右給藥為妥,把藥水倒入奶瓶,讓寶寶像吸奶一樣服藥,必要時用滴管慢慢滴入,待吞咽后再滴第二滴。
2、嬰幼兒服藥時可先將患兒抱起,半臥于喂藥者身上,頭部抬高,頸部墊以紗布或手帕,然后再喂藥。也可以把丸、片劑研成粉狀,用糖水調成稀糊狀,把寶寶抱在懷里,呈半仰臥狀,左手扶持寶寶頭部,右手持食匙取藥慢慢喂下,待寶寶將藥吞咽后,再繼續喂。必須注意不要強行喂服,以免口腔黏膜或齒齦受損出血。服藥后應將患兒抱起輕輕拍擊背部,使胃內空氣排出。
3、給新生兒喂藥前,也可先喂幾口奶,再喂點藥,反復這樣做,直至將藥喂完,然后將寶寶豎起輕拍背部,以防反胃嘔吐。但應注意,喂藥之前不應喂飽奶,以免寶寶拒絕服藥。也不可將藥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為兩者混合后可能出現凝結現象或者降低藥物療效。
4、由于一些藥物實在太苦(如中藥湯劑)寶寶拒絕服藥時,可暫時通過一個軟管把藥注入頰與臼齒間,避免藥液與舌面上的味蕾接觸,也可冷卻藥液使藥味減輕。
5、有些寶寶已能識別物品,當認出是藥物拒絕服用時,家長應給孩子講明藥物的作用是治療疾病,不吃藥會耽擱疾病導致嚴重的后果。這對3歲左右的幼兒尤為重要。這樣做能使他們理解藥物與疾病的關系,并積極參與藥物治療。
6、巧用“溺愛”。寶寶不舒服的時候,鼓勵贊賞是非常有效的,不要擔心會慣壞他,這只是暫時的安慰手段。你可以給寶寶一塊糖,一杯果汁,隨他的意,看動畫片,但前提就是乖乖地吃藥。比如讓女兒穿著最喜愛的公主裙吃藥,讓她在大大的滿足感中實現你的小愿望。
四不原則
1、藥物不可隨便加入牛奶,加入前一定要先詢問醫師。此外,加入牛奶中如果沒喝完也會影響藥效,而且無法確定寶寶究竟吃了多少藥。
2、不要使用奶瓶喂藥,尤其是對滿3個月的嬰幼兒更要避免,以免寶寶對奶瓶產生不愉快的經驗,進而抗拒喝奶。
3、如果吃了藥吐出來就不要再喂,因為寶寶可能已經吞下一些藥物,如果再喂一次可能加重藥量,可以等下一餐喝奶前再喂。
4、不要將湯匙直接壓在舌尖上,這樣容易引起寶寶作嘔,可繞過舌頭側面喂。 本報記者 范莉娜
下一篇:1歲1個月寶寶冬季護理要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寶寶出行的10大安全警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