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780萬,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2.3萬。為進一步提高公眾對植入人工耳蝸可以重建聽力,切實改善重度聽障兒童康復狀況的認識,普及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知識,推動我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2010年3月3日第十一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確定為“人工耳蝸——— 重建聽的希望”。
人工耳蝸 植入人體的聽覺“器官”
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當聲音刺激到達外耳,經過中耳結構傳導至內耳的感音器官即耳蝸時,人的聽覺處理便開始了。在耳蝸內,聲能被轉化為一連串的神經沖動,聽神經將聲音信號的神經表達傳遞到大腦。當表達通過中樞神經系統,上行到主要的聽覺部位時,特異的神經元同時開始工作:誰發出來的聲音?聲音從哪里來?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人工耳蝸
人的內耳功能是將聲音轉換成神經密碼,然后由聽神經傳入大腦。若人的耳蝸,即內耳功能異常,則不能將聲音信號轉換成電信號。人工耳蝸又稱電子耳蝸,是一種特殊的聲-電轉換裝置。它被植入耳蝸,其工作原理是將環境中的聲音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并將電信號傳入患者耳蝸,刺激耳蝸殘存的聽神經,從而產生聽覺。可以說,人工耳蝸是人體植入的一個聽覺“器官”。
哪些人適合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人工耳蝸的植入有其相應的適用范圍,先天性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各年齡段的語后聾患者、助聽器選配后聽覺能力無明顯改善、家庭對人工耳蝸有正確認識和適當的期望值都可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哪些人不適合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對于以下情況是禁止進行人工耳蝸植入的:內耳嚴重畸形病例,如Michel畸形或耳蝸缺如;聽神經缺如;嚴重的精神疾病;中耳乳突化膿性炎癥尚未控制者。若全身一般情況差或患有不能控制的癲癇也不能進行人工耳蝸植入。
人工耳蝸不是助聽器
植入人工耳蝸和驗配助聽器是聽力障礙患者聽力康復的兩條重要途徑,但是二者的工作原理截然不同:助聽器是將聲音轉換到殘余聽力范圍;人工耳蝸是通過電流直接刺激聽神經,從而達到恢復部分聽覺感知的目的。同時,人工耳蝸主要適合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
人工耳蝸植入的最佳年齡
由于大腦的可塑性,并且在1歲半左右是語言發育的關鍵期,所以人工耳蝸的植入的最佳年齡應為12個月至5歲,1歲植入的患兒比5歲植入的患兒能更快地學會說話。
人工耳蝸植入前及植入后的聽覺言語訓練都極其重要
專業人員往往把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比喻為“婚禮的十分鐘”,婚禮過后的生活才是艱辛而漫長的道路。只有堅持術前聽覺訓練,術后聽覺言語訓練,才能發揮人工耳蝸的作用。人工耳蝸手術之前,需要更多為患兒建立聽覺的聆聽習慣,所以要盡量確保術前3個月的助聽器佩戴時間,促進患兒形成聽覺定向、聽覺辨別和聽覺理解、記憶能力。術后的康復之路也是很漫長的,要讓僵硬的舌肌慢慢靈活地講話也是極其艱難的路。
■ 聶文英
下一篇:孩子噎住了正確的救命做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感冒最傷孩子聽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