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春節(jié)長假,平時早出晚歸的父母能時刻陪在自己身邊,是幼兒很快樂的時光。而這個時段,做家長的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謹防長假期間孩子出健康問題,而影響了節(jié)日的歡樂。
為此《健報》記者聯(lián)系了各方兒科專家,從衣著、飲食、常見病、意外傷害等方面,給家長們提出幼兒春節(jié)護理建議。
冷暖衣著篇
適時增減衣物
春節(jié)長假里,南寧的氣溫乍暖還寒。往年過節(jié)時,南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的醫(yī)生常碰到這樣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就診,身上穿了厚厚的一堆衣服,從保暖內衣,到毛衣,再到外套,里三層外三層。“我對這些家長說,你們這樣給孩子穿衣服,就算再怎么用藥,孩子的病也難好。”南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科于波無奈地說道。
廣西中醫(yī)一附院仁愛醫(yī)院小兒推拿科醫(yī)師周云芝也提醒,隨氣溫變化注意增減衣物,尤其是氣溫驟變時。
專家建議:
及時“處理”孩子出的汗
周云蕓表示,古人主張小兒“常令薄衣”,反對重衣厚被。因為小兒為純陽之體,重衣厚被,汗出過多,陰津耗損,致兒嬌怯,略遇風寒即感冒發(fā)熱。猶如草木方生,以物覆蓋緊密,不令見日雨風露,必萎黃柔弱。
節(jié)日里,孩子好動,往往容易出汗,出汗后,毛孔是張開的,若不及時擦汗,減衣服,汗就會被帶回體內,造成濕氣,孩子就容易咳嗽,久而久之,還會導致哮喘等疾病。
于波建議,給孩子穿衣時,只要能保持孩子的四肢是暖的,皮膚是潤滑的,就可以了。在孩子玩耍出汗以后,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擦汗,給孩子出汗的地方墊干毛巾,并適當減少衣物。
節(jié)日飲食篇
愛吃零食的孩子不健康
對于節(jié)日里的孩子飲食,專科醫(yī)生給的建議是四個字:規(guī)律、控制。
洲洲的父母在去年春節(jié)長假期間,就為了洲洲的健康煩惱不已。4歲的洲洲每天的主打食物就是零食, 正餐沒胃口。結果,洲洲在長假后期,整個人蔫蔫的,一點都沒精神。家長帶去醫(yī)院,醫(yī)生說,這是消化不良導致的便秘、厭食,很可能就是吃得太多太雜引起的。
“每年長假的最后幾天,總有因為吃零食太多,導致消化不良、胃功能紊亂的孩子前來就診。”于波如是說道。
專家建議:
零食只是正餐的“配角”
零食,只能是正餐的“配角”或“助理”,作用也只能是滋養(yǎng)腸胃、補充消耗、延緩饑餓,決不可讓孩子的零食“喧賓奪主”, 影響正餐。
周云芝提出了寶寶假日期間飲食的三原則:不可忽略無機鹽,體內缺少無機鹽就容易產生怕冷的感覺;可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土豆、山藥、紅薯、藕、青菜及大白菜等;合理攝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但有些家長認為冬季寒冷,就給孩子進食過多的高脂肪、高蛋白食品,以增加熱量,這樣反易讓孩子形成痰濕體質,更易患病;注意補充維生素,寒冷天氣光照少,且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快,維生素B1、B2代謝也明顯加快,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常見疾病篇
春節(jié)別疏于照顧孩子
2009年春節(jié),南寧市各醫(yī)院的兒童注射室里隨時可見打點滴的患兒,當當也是其中一個。據當當媽媽說,過年,家里買了很多糖、餅干、薯片等油炸或膨化的食品,結果放假第三天,當當就鼻塞流涕,還喊著喉嚨疼,還有點發(fā)燒。一檢查,是上呼吸道感染伴扁桃體發(fā)炎。
于波說,春節(jié)期間往往早晚溫差大,一冷一熱特別容易感冒。孩子喜歡吃煎炒油炸的食物,或吃的食物太燙,往往會因為咽喉黏膜燙傷而引起咽喉炎癥。過年時,家長疏忽對孩子的照顧,往往是導致兒童節(jié)日里生病的另一方面原因。有的家長在孩子春節(jié)發(fā)病早期,存在僥幸心理,拖著不到醫(yī)院看病,或自行給孩子服用一些藥物,直到病情進一步加重,而不得不住院治療。
專家建議:
孩子有癥狀 及時上醫(yī)院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醫(yī)師顏云盈表示,春節(jié)期間由于飲食比較油膩,本來孩子就容易上火,油炸食品更應少吃。
顏云盈還表示,門診在春節(jié)時接診,很多孩子患咳嗽、發(fā)燒等疾病,都是由于吃了太多油炸的食品而誘發(fā)的。
“本來孩子的病不重,來醫(yī)院及時就診就能治好的,但有些家長認為過年到醫(yī)院有避諱,延誤了孩子的病情,最后引發(fā)了其他嚴重的疾病,就不得不住院了。”顏云盈說。
寵物致傷篇
看緊寵物 看住孩子
在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記者看到因為被貓狗咬傷,而前來注射狂犬疫苗的市民不少。疾控中心的醫(yī)生提醒,在節(jié)日期間,到養(yǎng)有寵物的親朋好友家做客時,要注意看緊寵物及孩子,別讓孩子被這些寵物抓、咬傷。
專家建議:
被寵物致傷應及時注射疫苗
當被寵物抓、咬傷后,要用大量肥皂水,反復地沖洗傷口,盡量減少病毒的侵入。最重要的一條,不管是被貓還是狗抓、咬傷,都一定在24小時內,盡快到正規(guī)的狂犬病防治門診注射狂犬疫苗或狂犬免疫球蛋白。南寧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狂犬疫苗注射室,在春節(jié)期間24小時都有醫(yī)生值班。
異物卡喉篇
意外卡喉很兇險
在節(jié)假日里,往往在大人不注意的情況下,孩子會亂吃一些東西,比如果凍或其它較易卡喉的食物。南寧市120急救中心每年的節(jié)假日都會接到很多兩三歲兒童被異物卡喉的急救電話。急救醫(yī)生告訴記者,兒童被異物卡喉異常兇險,往往幾分鐘之后,孩子就停止呼吸了,所以,相關急救很重要。
專家建議:
懂得急救很重要
兒童被異物卡喉后,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往往是面色青紫,呼吸時會發(fā)出呼嚕嚕的聲音,呼吸急促,甚至會停止呼吸。這時候,應該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在等待120急救醫(yī)生趕來的同時,做一些必要的急救措施。
如果是比較小的孩子,應該先把孩子平放,查看喉嚨里是否有異物,如果有,用手指向外輕輕鉤出。如果異物較深或看不清,不要盲目去取。這時候,應立即將孩子頭朝下倒立,用手掌靠腕部處地拍打孩子背部(兩側肩胛骨之間的部位)數下,幫助異物排出。
如果是魚刺卡喉,不要用吞咽饅頭、米飯等方法,這樣有可能讓魚刺越扎越深,應及時去醫(yī)院五官科治療。
避免兒童在奔跑、講話時進食,吃東西時不能吞咽過快,吃果凍時要有大人在場,睡眠時要進行有效監(jiān)護等。搶救嬰幼兒時,千萬不要過于用力拍打,以免造成孩子胸腹部損傷。4歲以下的孩子,不宜食用花生、瓜子、湯圓、粽子、果凍等“危險食品”。
■ 本報記者 梁瑩/文
下一篇:從幼兒開始打響保“胃”戰(zhàn)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春天,讓孩子做做日式體能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