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問:豆豆才2歲,可是最近很容易發脾氣,稍微有一點點不如意就大發脾氣,有時候讓人感覺有些一根筋,不聽意見,認定要做的事情比如要吃什么要玩什么也不管時間地點合不合適,一定會堅持,誰都勸不住拉不住。讓人尷尬的是有一次家里來了客人吃晚飯,等飯菜都上桌了他竟然把客人的碗筷藏到自己的房間里,不讓客人吃飯,我們要給客人再拿一副,孩子非攔著不讓,大哭大鬧了一場,最后弄得大家不歡而散。長期下去,真擔心會影響他的性格發展。長沙家長 潘先生
答:愛發脾氣是孩子在1歲左右出現的現象,一旦不如意,便會“動肝火”,有時候還會沖著自己。發脾氣高峰在2至3歲,這和他們自我意識的初步形成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限性有關。這時孩子剛開始具有獨立性,又自己的主張,想按自己的意志去行事,又不能很好地表達,同時這個年齡孩子的父母又要開始規范他們的行為,我們稱之為“社會化”。豆豆目前就處在這個階段,也就是蒙臺梭利所強調的執拗的敏感期。發脾氣并不代表豆豆就是個脾氣壞的孩子,而是他正經歷著這個時期所必經的過程。在這個時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沖突,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滿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選擇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來規范和糾正孩子的行為。一般這種現象會延續到4—5歲,以后會好一些。
面對寶寶的小牛脾氣,爸爸媽媽首先要應將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進行平等的對話,盡量去了解孩子想要表達的需求,如果孩子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媽媽應該先安撫孩子的心靈,讓他冷靜下來,然后應該和孩子溝通,了解和滿足孩子合理的需求,最后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他的這種反應方式不受歡迎。如果一時間無法滿足要求不能平息孩子的哭鬧,可以采取置之不理,轉移注意力,和隔離政策等方法,堅持不妥協,讓孩子自我調整。面對寶寶的“牛脾氣”,既不能放任其發展,也不可簡單粗暴對待,抹殺了孩子正在成長的獨立意識信號。
湖南萬嬰教育機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
下一篇:兒子為何愛搞破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聰明媽媽巧治“閑不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