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讓孩子學會“出風頭”
在美國的幼兒園,每逢周一會有一個“圓圈時間”,孩子們在地毯上圍坐一圈,將自己心愛的東西向小朋友們展示,進行幾分鐘的即興表演。
游戲剛開始,5歲的可尼搶著把手中的玩具亮了出來:“瞧,這是火箭!”他按了一下開關(guān),火箭便發(fā)出聲音,紅光一閃一閃的,孩子們大叫:“嘩,真酷!”可尼得意地說:“昨天爸爸帶我去公園,我乖,爸爸就給我買了它。"
接著出場的是剛從夏威夷度假回來的羅拉,她腰間系著一片片綠色的“樹葉",款步走到大家面前,驕傲地說:“看看,這是夏威夷裙子!”接著邊跳"草裙舞"邊說:“夏威夷的人跳的就是這種舞。”
3歲的卡侖猶猶豫豫地站起來,慢慢走到老師面前,有點不知所措。看到他手上什么也沒拿,老師輕輕地摟住他,同時"搜索"著可以"展示"的東西。"哦,新運動鞋!"老師對大家說:"看看,卡侖今天穿的新鞋子真漂亮!"同時啟發(fā)卡侖:"告訴小朋友,鞋子是什么顏色?"卡侖小聲地說:"白色。”老師鼓勵道:"跳一跳,看看鞋有沒有響聲?"卡侖不再緊張,跳一下,又跳一下……臉上越來越興奮。老師帶頭鼓掌:"謝謝卡侖,讓我們分享了你的新鞋子。"
沒錯,“圓圈時間”就是這么一個“出風頭”的舞臺。美國人就是要孩子建立這樣的觀念:誰有一點小小的“成就”,誰就會引人注目,成為“中心”,獲得大家的欣賞,榮譽感就是這樣形成的。而且,在“圓圈時間”,孩子們機會均等,誰都有可能在那么幾分鐘里成為公眾注意的焦點,讓每一個人面對大家來自由發(fā)揮本領(lǐng)、表現(xiàn)自己,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們的自信心,同時還能讓他們學會欣賞他人。
這對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益處也大得很呢。
快樂親子游戲培養(yǎng)孩子社交能力
作為幼兒老師和孩子的母親,我有一些心得和體會,愿意與更多家長一起分享,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在一種溫情而又游戲化的方式中學習為人處事之道,在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土壤中快樂地成長!
情景表演讓孩子學會處理問題
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景表演,產(chǎn)生盡可能多的相關(guān)場景,讓孩子通過親身體驗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在孩子玩得起勁的時候,讓爸爸扮演一個搶玩具的人,一把搶走孩子手中的玩具。媽媽坐在孩子的身后,指導(dǎo)她用商量的口氣問:“你怎么搶我的玩具?你想玩可以和我商量嘛!”在不被理睬之后,引導(dǎo)孩子說:“你可以拿玩具和我交換啊!”爸爸仍然不理會。這時媽媽可以讓孩子說:“我不跟你做好朋友了!”然后通過告訴老師或者家長,拿回屬于自己的玩具。
讓孩子參與組織家庭聚餐
利用周末舉行家庭聚餐活動,邀請你的鄰居或者是朋友參加。當然,選擇朋友的范圍最好是即不陌生又不熟悉的人。事先和孩子討論菜譜,然后和孩子一起到菜市場去購買活動中所需要的材料,請孩子幫忙出主意,盡量讓孩子還參與擇菜的過程,最后由孩子決定是以什么樣的方式上菜,用餐時讓孩子來充當服務(wù)員。孩子的主人翁意識油然而生,既豐富了生活知識又鍛煉了社交能力,也會讓孩子們變得更樂意參與這樣的活動。
利用每次外出增強孩子自信
孩子的自信心是培養(yǎng)他們交往能力的重要因素,應(yīng)該利用每一次外出的機會,不斷給予孩子一種信息,那就是:“我們要靠自己!我一定行!”比如,在外就餐時,服務(wù)員通常不由分說的為每一位客人倒上茶,如果孩子不愿意喝茶,那怎么辦?這時,不要急于幫孩子表達。鼓勵他通過自己的爭取換到一杯白開水,那么以后,他就會勇敢的向服務(wù)員表達諸如點菜、找洗手間等其它的愿望啦。孩子的自信就是這樣在一次次的成功體驗中逐漸增強的。
隨時隨地以身作則
盡可能參加社區(qū)活動,讓孩子在父母帶動下有勇氣去嘗試各種活動。一次,小區(qū)舉行游泳比賽,我讓女兒陪我去報名,想不到她緊張得很:“媽媽,你不要去。”“為什么啊?”“我怕你輸!”“你怎么知道媽媽會輸啊?”“你是比我游的快,但我怕別人比你快!”不行,為了孩子,我一定要參加,我要讓她知道,成敗不是絕對的,勇敢地參與本身就是光榮。結(jié)果,在孩子地歡呼吶喊聲中,我完成了比賽,從那以后,女兒的膽量似乎也一下子“壯”了不少。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可提高寶寶語言能力的游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觀孩子的行為解孩子的心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