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8月1日-7日是第24個“世界母乳喂養周”。乳房腫痛了、發燙了、溢膿了、有硬結了?產后新媽媽在哺乳期間遭受乳腺炎困擾后,因為擔心寶寶可能吸入帶菌的乳汁或乳房脹痛難忍而停止哺乳,專家認為這是常見誤區。非化膿期的產后乳腺炎停止哺乳喂養,不但會加重乳汁淤積、遷延病情,也不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
A乳頭短小凹陷、喂奶姿勢不對可引發產后乳腺炎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產科主任張建平教授表示,產后乳腺炎是產褥期多發病,3-4周哺乳喂養的新媽媽中發病率高。一般而言,產后乳腺炎多因細菌侵入繼而引發急性乳腺炎,出現乳房局部紅腫、明顯脹痛等癥狀,嚴重時可伴有全身高熱、乳房局部出現膿腫。“乳汁是細菌生長的理想場所,乳汁淤積引發的細菌感染是產后乳腺炎發病的根本原因。”張建平解釋, 導致乳汁排出不暢的原因很多:
第一,先天性乳頭發育不良如乳頭短小或凹陷,會使寶寶吮吸困難,無法吸出乳汁,導致乳汁淤積。解決的辦法主要是要在懷孕之前經常牽拉,摩擦乳頭,改善乳頭狀況;但在孕早、晚期可不要頻繁刺激乳頭,否則有流產的可能。
第二,新媽媽乳頭皮膚較為嬌嫩,在喂奶時如果寶寶沒有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容易導致咬破乳頭,導致乳頭糜爛、皸裂和破潰,此時寶寶口腔中或外來的細菌就有機會通過破潰處侵入乳房。
第三,不合理安排哺乳時間也會因寶寶只吃一點奶水或拒奶而漲奶,應該做到哺乳時間相對固定,少喂勤喂。
第四,新媽媽產后抑郁、情緒低落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哺乳異常。
第五,媽媽所穿內衣非棉質或不潔,也會使乳導管阻塞,乳汁無法順利排出。
B早期產后乳腺炎適當干預可繼續哺乳
張建平指出,在乳腺炎發生的早期階段,乳房不一定形成積乳腫塊,或僅表現為局部的紅腫和壓痛,可伴有輕度發燒。此時,合理哺乳有助于淤積乳汁的排出,保持乳導管的通暢,緩解乳房脹痛,可繼續給寶寶正常喂奶。
適當按摩乳房也有助于乳汁的排出。具體做法是單手托住乳房,用另一手的指腹從乳房周邊部向乳頭方向輕輕按壓,不要用力擠壓或旋轉按壓,每日按摩1-3次,每次15-30分鐘,雙乳交替進行。按摩可使乳腺管充盈乳汁,寶寶更容易吸吮到充足的乳汁,哺乳時間也可在原來的安排下適當延長。
乳房疼痛較為劇烈時,冷敷患處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如果哺乳過后乳汁仍有剩余,可用吸奶器幫助排出乳汁,同時要注意保持吸奶器的清潔,防止外源性感染的發生。此外,由于微量頭孢類和青霉素等抗生素會經過乳汁排出,在乳腺炎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療時,應注意可能導致寶寶過敏或腸道菌群失調等問題。
C嚴重時只喂健側母乳搭配配方奶
張建平提醒,若新媽媽在產后乳腺炎早期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期,病情會快速發展,淤積的乳汁將凝結成塊,乳房變硬,疼痛明顯加劇,最終可能形成積膿,同時會伴隨高燒、顫抖、全身無力等癥狀。此時,為了避免哺乳對母嬰雙方的不利影響,患側乳房應該立刻停止哺乳,健側乳房可繼續哺乳,寶寶不夠喝則可搭配嬰兒配方奶。
張建平表示,此時,患側乳房應停止按摩,因為此時乳導管已經嚴重阻塞,按摩乳房不但不利于乳汁的排出,反而會使患處繼續積乳,加重病情。里面淤積的乳汁可用吸乳器吸出,或不用處理,等待患側乳腺自然退乳。
“只有在感染特別嚴重,膿腫需要手術切開患處或者為控制病情使用大劑量會隨乳汁分泌的抗生素類藥物時才需要徹底停止喂奶。”張建平稱,此時治療主要以靜脈給予敏感性抗生素或廣譜抗生素控制感染,緩解全身癥狀。若患處膿腫明顯、藥物治療效果有限,可考慮切開患處排出膿液,避免發生敗血癥。待病情完全康復,還可在醫生指導下回乳,繼續母乳喂養。■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王海芳 袁昱
下一篇:寶寶常含乳頭睡覺好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職場媽媽喂母乳最好堅持到孩子1歲半左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