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吳東紅提倡:
防治糖尿病從兒童和青少年做起
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日益上升,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病人數也在不斷遞增,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青少年的糖尿病患者人數已達250萬。兒童糖尿病的發生率有明顯增高趨勢,其患病率已占糖尿病總人數的5%,且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
兒童肥胖癥
——糖尿病先驅癥
小兒時期肥胖癥是成人肥胖病、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前驅癥,尤其因巨大兒出生時體重較正常新生兒明顯增加,出生后體格發育又快,如不及時干預易發生肥胖傾向。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吳東紅主任說:“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近年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兒童和青少年的發病率在迅猛增長。這除了與年輕群體生活方式有關外,還與家族遺傳、出生時的體重、孩子出生后過早喂牛奶、過早吃淀粉類食物、孕婦妊娠期間的血糖情況等諸多因素有著密切關聯。要預防兒童和青少年肥胖,從而減少兒童青少年糖尿病的發生,應該從小、從早抓起。”
及早治療
——健康生活必要條件
吳東紅主任介紹,正如今年“世界糖尿病日”活動傳達給我們的信息,那就是立即行動。任何人都要有意識地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無論多大年紀,一旦確診是糖尿病患者,就應該立即行動起來,馬上采取相應治療手段,生活方式就要有所改變。
年輕患者日漸增多,但有些不重視、不治療,勢必加快病情進展。有一些人二十幾歲就確診為糖尿病,等到十年八年后才來治療,剛得病時不當回事,依舊我行我素,導致糖尿病并發癥相繼出現,最后錯過治療最佳時機,自己也承受很多痛苦。
只要通過積極治療、運動、營養、藥物和血糖監測這五項基本原則治療糖尿病,避免并發癥,就可以享受與常人一樣的高質量生活。
“未病先防”與“控糖之旅”
——改變不科學飲食方式
目前,糖尿病發病率的劇增與社會及家庭生活方式的變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密切相關,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對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及其危險因素要有認識,家長自身健康行為方式的示范作用對兒童和青少年有深遠影響,要正確引導和積極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是至關重要的,直接關系到孩子將來的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
吳主任介紹,飲食不合理容易造成兒童過于肥胖,誘發糖尿病,要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拒絕垃圾食品;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養成鍛煉習慣,免疫力低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病毒感染也能造成免疫系統紊亂,也會增加患病幾率;不良情緒是萬病之源,生活中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長期的情緒低落和波動可進一步誘發糖尿病。
專家指出,糖尿病兒童的家長要改變觀念、更新認識,幫助孩子調整心態,只要積極治療,血糖控制正常,糖尿病患兒能像健康孩子一樣生活、學習。吳東紅主任說:“無論大人孩子,糖尿病患者血糖與飲食密切相關,飲食一定要‘取之有制、取之有時、食之有節’;要保持治療的長久性和持續性,最大限度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運動要適量、適時、長期、有計劃;改變精神緊張狀態、放松情緒,培養豁達、樂觀、開朗的性格。”
本報見習記者 彭靜
下一篇:兒童脊柱病喜歡“躲貓貓”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兒童哮喘高發過敏鼻炎成主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