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立秋已經有幾天了。按照節氣,立秋標志著秋季的開始,氣溫開始下降,空氣中的濕度也逐漸下降。盡管目前成都的氣溫仍然很高,但醫生提醒說,雖然節氣的變化目前不是很明顯,但人們在衣食起居方面還是要多加注意,以未雨綢繆。
1.秋燥
入秋時節,因濕度降低而出現秋燥,而秋燥對人體危害最大的部分是肺部。中醫認為肺是嬌臟,喜潤惡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傷津耗液,使人發生鼻干咽燥、聲啞干咳、大便干結等所謂的"秋燥癥"。據了解,秋燥易傷人肺氣,極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等。
因此,為防燥邪為患,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比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橄欖以及鴨肉、豬肺、龜、鱉、蜂蜜、蔬菜等以潤燥養肺,凡辛熱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中醫有清熱潤肺之法,可用麥冬30克、菊花15克 ,煎水代茶飲用。
2.支氣管哮喘
立秋后氣候多變,早午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支氣管哮喘容易反復發作。另外,秋季空氣中過敏物較多,這也是誘發氣管炎的病因之一。故應避免與過敏因素接觸。另外良好情緒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要改善居室環境,空氣要流通新鮮,沒有煙塵污染。
3.皮膚損傷
秋季皮膚水分蒸發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膚會因缺水會變得粗糙,彈性變小,嚴重者會產生皸裂。因此,洗浴不宜用堿性大的用品。要注意皮膚的日常護理,多吃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梨、紅棗、蓮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蜂蜜、銀耳、梨等食物,能較好地滋潤肌膚,美化容貌。
下一篇:夏秋之交需防哪些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學了校園如何防甲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