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上小學的孩子常常被老師“投訴”,不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聽講,就是動動這動動那,有時還會影響其他同學。回到家里寫作業(yè)拖拖拉拉,一會喝點水,一會又上廁所,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多動癥”兒童的典型表現(xiàn)。7月26日上午,本報“暑期健康夏令營”第一期走進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該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徐海青主任醫(yī)師為多動癥孩子與家長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健康教育課——
多動癥危害兒童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并非順乎人意,生活中有這樣一些兒童:上課總是不專心聽講,心不在焉,寫作業(yè)時寫一會兒玩一會兒,總是不能按時完成,不守紀律,惹是生非;還常犯粗心大意的毛病。老師常常批評他,家長也屢次開導教育,可孩子卻一如既往,毫無進步。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徐海青主任醫(yī)師介紹,其實,給家長們帶來苦惱的是一種兒童期常見的疾病——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學齡兒童的患病率大約為5%-10%,男孩的發(fā)病率是女孩的3倍。患有多動癥的孩子智能正常,有的還非常聰明,也并非道德品質(zhì)有問題和單純教養(yǎng)不良所致。究其病因十分復雜,是多種內(nèi)、外因共同作用導致的大腦功能障礙。約有75%-85%的多動癥兒童伴有學習困難。小學低年級時,由于功課較簡單,孩子的智力水平較高等因素,使得學習困難并不明顯,但長此以往,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增加和難度的增大,孩子的成績就會每況愈下,甚至出現(xiàn)不及格或留級的現(xiàn)象。長期的學習成績不良、家長和老師的指責會使孩子自我評價降低,缺乏自信,對學習喪失興趣,出現(xiàn)厭學、焦慮、抑郁、對立違抗等其他心理行為障礙,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早治療
徐海青介紹,多動癥的孩子在學齡前期會有一些早期表現(xiàn):不會按照老師要求行事,易興奮,不守紀律,易對抗;不能專心玩一個玩具、看一本書;不按照游戲規(guī)則進行,隨心所欲,不與人合作;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不午睡等。
另外,多動癥還有兩大典型癥狀:注意缺陷和多動、沖動。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觀察孩子是否存在以下一些現(xiàn)象:常常忽視小節(jié)、粗心犯錯;難以維持注意力;難以與人交流(心不在焉);往往無法按指令做事;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差;常常丟三落四;易受外界刺激分心;日常生活常常遺失生活和工作物品;常常不分場合四處跑動和攀爬;往往難以安靜地游戲或參加業(yè)余活動;總是像裝了馬達一樣忙碌不停;時常干擾和打斷別人。
正確對待多動癥
以往認為,多動癥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但根據(jù)專家們長期追蹤觀察發(fā)現(xiàn):僅部分多動癥患兒可自愈,多數(shù)患兒的癥狀可延續(xù)至成年;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后上,可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目前醫(yī)學界一致的看法是:多動癥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
首先,家長和老師應統(tǒng)一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兒童多動癥是病態(tài),不應被視為“笨,不聽話”而受到歧視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chuàng)傷。
第二,對于學齡前兒童,主要是實施教育及行為治療,很少需要藥物治療。因為在較小的兒童藥物治療副作用較明顯,還可能出現(xiàn)分離性焦慮,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造成管理上更加困難。
第三,兒童多動癥是一種復雜的、可引起多種問題的精神障礙。任何單一的治療往往難以達到顯著持久的效果,需要綜合的、多方位的治療,并根據(jù)兒童的不同表現(xiàn)制定治療方案。
第四,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yī)生)互相配合。
徐海青介紹,目前進行的綜合治療方法有:腦電生物反饋訓練;3.3.3學習能力訓練;感覺統(tǒng)合訓練、平衡訓練;兒童個體心理行為輔導,團體游戲;家長訪談;與學校建立聯(lián)系卡,以得到學校的合作。
家庭干預很重要
家長在了解多動癥的特點之后,對于多動兒童的要求,不要過分嚴格,更不能苛求孩子,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太過分的范圍內(nèi)就可以了。然后先培養(yǎng)孩子集中注意力,譬如培養(yǎng)孩子從靜坐、專注地干一件事開始;其次,讓孩子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等;然后讓孩子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家長要耐心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和幫助,消除他們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最后幫助孩子釋放多余的精力,家長可以不定期地帶孩子出去郊游、逛公園,或者在孩子的假期帶孩子做一些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戶外運動。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孩子做出成績或者取得進步時一定要給予肯定甚至獎勵,以期用導向性的獎勵行為鼓勵孩子配合家長和醫(yī)生的治療方向。總之,要多方面著手,循序漸進地引導,幫助和教育孩子。
下一篇:炎癥反復發(fā)作扁桃體切or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孩下巴為何愛長“疙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