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特別關注近日,有權威調查顯示,我省每7個中小學生中就有1個血壓偏高——
減鹽防控高血壓從娃娃抓起
4月1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衛生部聯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1年省部聯合減鹽防控高血壓項目基線調查結果:山東高血壓患者達1600萬人,其中,6歲至17歲中小學生血壓偏高總檢出率14.1%,即每7個中小學生中便有1個血壓偏高。統計結果令人震驚!
高血壓的患病率近年來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可令人意外的是,這一大家心目中的老年病已經開始偷襲孩子。山東省疾病防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防治所副所長郭曉雷接受采訪時表示,減鹽防控高血壓應從青少年做起。
血壓偏高“纏上”孩子
網友劉寧10歲的兒子小宇年后常說自己頭暈惡心,一開始劉寧以為兒子只是休息不好,可最近兒子卻出現心慌氣短、視力模糊的癥狀。劉寧趕緊帶兒子去醫院檢查,發現原來這些癥狀都是血壓偏高導致的。孩子這么小就血壓高,劉寧既感到驚訝又擔心。
郭曉雷介紹,2011年9月,山東省疾病防控中心在全省所有中小學校中采用分層三階段整群隨機抽樣方法,抽取了27所中小學校,81個班級,對4898名6-17歲的中小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體格測量,發現6-17歲人群血壓偏高總檢出率高達14.1%。
“成人時期的高血壓和青少年時期的血壓偏高有密切關系,如果青少年時期血壓偏高,又沒有注意調控,成年后患高血壓的幾率就會更高,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郭曉雷說,青少年血壓偏高與成年人的高血壓不同,青少年正處于成長階段,身體不斷地生長發育,收縮壓/舒張壓均值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因此,不能用一個固定的數值標準來衡量,血壓偏高檢出率是以性別、年齡組第95百分位數為標準的。“青少年血壓偏高雖然需要引起足夠重視,但無需服藥,家長可幫助孩子改變多吃少動的不良生活方式。”
低鹽對孩子更重要
濟南市歷下區的吳女士因長期在外地工作,只好將女兒萌萌托付給父母照顧。清明休假回家,吳女士發現女兒吃飯的口味變重了許多,總是抱怨媽媽做的飯菜太淡,不好吃。看到女兒的變化,吳女士非常自責,擔心吃鹽太多對女兒的健康造成危害。
郭曉雷告訴記者,高鹽飲食是非遺傳因素中導致高血壓的最大危險因素之一。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過多的鈉攝入會使血壓升高。孩子出生后對鹽是沒有概念的,吃咸吃淡對他們來說都一樣。如果孩子所在的家庭吃鹽很多,過早地接觸高鹽食品,那以后成為高血壓患者的幾率就比平常人高很多。兒童越早接觸高鹽食品,以后出現高血壓的概率也越高。并且高鹽低鈣飲食的兒童日后更易出現骨質疏松。”郭曉雷說,現在多數兒童的食用鹽量與成人一樣多,這是非常不健康的,對于嬰幼兒來說,1歲內嬰兒的飲食應無鹽,1—6歲兒童每天吃鹽不超過2克,青少年的食用鹽量也應適量減少。
除鹽的攝入量過高外,營養過剩卻活動量太少也是少年兒童出現血壓偏高的主要原因。洋快餐流行,車接車送,孩子們的運動量越來越少,使得少年兒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偏高,血壓也隨之偏高。
郭曉雷表示,少年兒童除應在日常飲食中控制鹽的攝入量之外,還應該盡量少吃或不吃高脂、高熱量的食物,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每天堅持鍛煉身體,控制體重,降低患高血壓的風險。
不可忽視的減鹽誤區
自從得知高鹽飲食會引發高血壓后,濟南市民張女士就買來6g定量鹽勺,每一道菜都嚴控用鹽量。可在最近的一次社區健康體檢中,張女士一家老小的血壓都居高不下,這讓一向自信是減鹽模范的張女士十分不解,可當醫生問她平時是不是喜歡吃咸菜、咸鴨蛋等腌制食品時,張女士傻了眼,這些也算鹽嗎?
郭曉雷解釋,現在很多人都存在對減鹽控高血壓的認識誤區,其實每天6g鹽的標準并不僅僅指烹調用鹽。控鹽主要是控鈉,在人們的日常膳食中,醬油、咸菜、醬類、味精、醋等調味品,以及谷類、蛋類、肉類和加工食品等均含有鈉。只控制烹飪用鹽量是不夠的。
其實,像張女士這樣主動將烹調用鹽控制在6g的居民也并不多。據膳食回顧調查顯示,我省成人日食鹽攝入量為15.5g,其中來自調味品12.5g,其他食物為3.0g,遠遠超出了中國膳食指南推薦量6g。“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盡可能減少烹調用鹽,盡早使用可定量的鹽勺。郭曉雷說,如果沒有鹽勺,可以用揭掉軟墊的啤酒瓶蓋來定量,一啤酒瓶蓋的鹽就相當于6g鹽;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味精、醬油、豆瓣醬等鈉鹽高的調味品用量;用辣椒、花椒、蔥、姜、蒜等調味品及味道濃郁的蔬菜來提味;出鍋前放鹽,較少的鹽即可有明顯的咸味。”郭曉雷說。
“對于已經患有高血壓的患者來說,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減鹽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進行,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減得太快、太多。減得太快會使身體受不了而出現應激反應,反而會使血壓升得更高。”郭曉雷建議,腎功能良好者,可以使用含鉀的烹調用鹽。鉀與鈉可以通過細胞膜進行置換,可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幫助排鈉。含鉀多的食物有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豆類、香蕉、蘑菇等。也可選擇食用含鈉低鉀高的“低鈉鹽”,能達到限鈉補鉀的雙重作用。(記者 陳巨慧 實習生 崔曉涵)
下一篇:帶寶寶騎車出行當心絲巾成殺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些信息提示女孩性早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