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前不久的一日,杭州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一個教室里,一群一年級學生正在進行一項特殊的“考試”:掃地。老師把一堆碎紙屑丟在一張凳子周圍,然后讓學生清掃干凈。每個學生負責一只凳子,把碎紙屑掃進畚箕。老師從學生掃地的姿勢、習慣和清掃程度給予不同的評價。
掃地不難,但不是人人都會
據了解,學軍小學一年級學生已經取消了期末考試,不考語文、數學,期末檢測以游園的方式進行。不過,每個孩子還得參加一次特殊的“考試”,考試內容包括掃地、系紅領巾、系鞋帶等生活自理技能。校方表示,“對一個孩子來說,到學校不僅僅是學習文化課,學習生活自理也很重要。”
在現場,一年級學生掃地時的表現,和考試分數一樣有高有低。熟練的學生,不管是拿掃把的姿勢,還是掃地時的動作,都有模有樣的,一看就知道平時經常掃;一些不熟練的學生,掃把是反著拿的,地上的紙屑從這頭掃到那頭,就是掃不進畚箕……
“監考”的黃老師說,今年比去年好多了,去年很多學生姿勢都不正確,最后還要向老師求助。“今年除了少數學生,大部分學生掃地的姿勢都不錯,動作也熟練,證明他們平時在家里還是勞動的。”
削鉛筆和理書包,都要上一課
掃地也要“考試”,是不是有點不可思議?
學軍小學教導處李老師說,現在的孩子,自理能力不夠好,家里的地是保姆掃的,紅領巾是爸媽幫系的,連鉛筆也是媽媽一下子削了10支輪著用,“這門課,真得好好給他們上一上。”
從2009年開始,學軍小學專門開設了一門校本課程《生活技能課》,每個年齡段的學生需要學什么,課程里都有安排。比如一年級第一個學期,學生得學會8個項目,有文明列隊、系紅領巾、整理書包、學削鉛筆、清掃地面等。
周李一帆是一(3)班的學生,地掃得很快。記者問她,你在家里掃不掃地?周李一帆說,家里的衛生都是奶奶搞的,她想幫忙,奶奶不讓,說她掃不干凈。“學校里小組值日,我才有機會掃地,在家難得掃一回。”
學軍小學校長王培新說,作為能力的培養,這門課必須得上。“小學教育是全人教育,需要培養孩子內在的潛力和素質。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了保姆,沒有了父母的物質支持,他還能不能具備生存的能力和技能?如果能,他就是具備了獨立的社會人的特點。”(梁建偉)
點評
中國教育電視臺研究室主任張志君: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通過“掃地”檢測一年級小學生社會化的程度與能力,這個辦法不錯!在肯定此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說,其實,包括但不限于“掃地”在內的能力是應當由家庭教會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家務”嘛。現在由老師代行家長之責,不能不讓人感到家長相關方面的“缺位”。常聽有些家長抱怨有些學校“從小教孩子胸懷祖國”,待其長大后又告誡他們“不要隨地吐痰”。反求諸己,在孩子全面成長方面有些家長是否也有所欠缺呢?
下一篇:孩子7歲前必須體驗的N件事教育親子中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飛翔的欲望高于翅膀教育親子中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