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在西式快餐店點餐時,若你告訴服務人員:“我要一個漢堡、一杯可樂。”
服務人員會響應著說:“是!您要一個漢堡、一杯可樂。另外,請問要中薯(薯條)還是大薯?”
于是你接著回答:“中薯吧!”
這就是非常高明的“說服術”,對方不問你“要不要薯條”,而是要你在兩個答案之間做一個選擇:“中薯還是大薯呢?”
如果你沒有覺察,中了對方“你需要薯條”的假設,過后再仔細地考量起“大”或“中”的問題時,那么麥當勞叔叔就已成功地說服你再多花一些錢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經常得去說服孩子做一些事,或者在意見不同時,父母想要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這時候怎么辦?要想達到目的,以選擇題(中薯還是大薯)代替是非題(要不要薯條)的做法,是非常高明的溝通方式。因為它會減少正面的言語沖突,并通過把決定權交給對方的方式,讓聽者覺得受到尊重,因而會愿意做出配合的決定。
例如,孩子想看恐怖片,而你希望一家人開開心心地看喜劇片《少林足球》。這時若直接說:“寶貝,我們別看嚇人的電影,看周星馳的搞笑片好不好?”就容易凸顯你和他意見上的矛盾之處,讓他心生防衛,答案當然會是“不要,我就要按我的意思做”。
若換選擇題的說法,就會好得多:“寶貝,你是想吃飯前看《少林足球》,還是飯后看呢?”
用選擇題代替是非題,并用你能接受的方案作為選項,對方不論做出哪個選擇,都能達成共識,豈不太棒啦?
再舉個例子,做媽媽的想叫孩子關上電視,去做功課,這時與其大吼:“快把電視關了,去做功課!”不如說:“乖,你是要先吃飯,還是要先做功課?”
這么一來,不論孩子做任何選擇,做媽的都可達到讓他離開電視的目的。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做幾個練習,看看你是否已能運用自如:
(1)你想要孩子在星期五以前練習好新的鋼琴曲。
普通的說法:你可不可以在星期五以前練好它?
更好的說法:為了在星期五以前練好這個曲子,你希望是今晚多練一些,還是明晚呢?
(2)爸爸希望能帶孩子去公園玩。
普通的說法:寶貝,我們去公園玩好不好?
更好的說法:寶貝,你是想我們這周六還是周日去公園玩呢?
這種不著痕跡的說服方式,只要你多練習、常利用,自然能很容易地得心應手,成為一個高情商的說服高手。
下一篇:成長煉就職場好媽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八招教會孩子防范危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