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拒絕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甚至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會給孩子帶來“人微言輕”的痛苦。在我的童年時代,在我生活過的農村,小孩子常常是不能參與大人們之間的談話的。
初中一年級時,我去了鄉鎮的重點中學讀書。那個時候,我們要住校,每個周末才能回家一次。
自從上了初中,我感覺自己長大了,開始喜歡和爸爸談論一些“大人”的話題。
一個星期天,我正坐在床沿邊看書,鄰居王大伯慢悠悠地踱著方步來找我爸爸。正是農閑時,村里的村民有事沒事就喜歡互相串門,說說家長里短以及莊稼種植等事。
王大伯進了我家堂屋,接過了爸爸遞過去的香煙。爸爸幫大伯點了煙,又給自己點了煙,兩人落座后,開始天南海北地聊起來。倆人聊得起勁兒,我在旁聽得也專心。
聊著聊著,王大伯說起現在的孩子主意多,難管教,不把父母的話當回事。我知道,他說的是自己的兒子,比我大一歲。
我了解大伯的兒子,他是個很有主見的男孩,我很佩服他。我于是插嘴說:“大伯,其實哥哥很優秀,可能是您總按自己的標準要求他吧。”
大伯是個性格耿直的人,也許我的話他不愛聽,就不高興地說:“他走的路有我過的橋多嗎?”
我正想解釋,父親吐了一口煙,對我說:“閨女,大人說話,你小孩子家別插嘴,看你的書去吧。”
“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我有些不悅,但看到父親嚴厲的表情,不敢再 言語。
類似的情景,在我少年時代有很多,可每每父親對我說“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時,我就很不服氣,在心里直埋怨父親總是把我當小孩子看。
在很多父母看來,未成年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他們對世界、對生活,對人、事、物的認識和看法是不成熟的。為此,很多父母常拒絕孩子參與成人的談話,把孩子插話當做對成人間交談的干擾,甚至當做一種不禮貌。
事實上,孩子參與成人的談話,對孩子的思維發展、語言表達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都非常有益。
因此,在孩子參與成人的談話時,父母要認真地傾聽孩子的意見,不要拒絕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小語和小松小的時候,我幾乎每天都帶著他們到小區的小廣場去玩,那里有一些兒童游樂設施,有沙坑,是孩子們愛去的地方。
在那兒,我遇到一個與小語差不多大的女孩,她給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女孩非常瘦弱、靦腆、不太合群。每次來到這里,她懷里總抱著一個臟兮兮的布娃娃,一手摟著媽媽的大腿,眼巴巴地看著滑梯上快樂地上上下下的小朋友。看得出,她很想加入他們。
有一天,我又一次碰見了小女孩和她的媽媽,她們在離滑梯不遠的一個水泥臺子上坐著。這位媽媽側身望著在小廣場內滑冰的孩子們,女兒則目不轉睛地看著玩滑梯的孩子。
這時,女孩拉了一下媽媽的手。媽媽轉過頭,女孩指指滑梯處,什么話都不說。媽媽不明其意,繼續轉頭去看滑冰的孩子。
又過了一會兒,同樣的情景又出現了一次。媽媽依然不明白女孩的心思,我忍不住在心底感慨:真是一位粗心的媽媽啊!
快到中午的時候,許多家長陸陸續續領著自己的孩子回家吃午飯了。那位媽媽也站起來,準備拉著女兒回家,但女孩依然望著滑梯處,不肯挪步。滑梯上還有兩個孩子在玩,他們的媽媽在旁邊催促他們回家。
我猜得出,女孩非常想玩滑梯,但她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媽媽也一直都沒有明白女兒的心思。
在我的家庭教育咨詢中心成立之初,我曾組織過一個父母、孩子參加的座談會,邀請一些父母和孩子暢談家庭教育中的問題。
參加座談會的,有一對母子是我丈夫的朋友。據丈夫說,他們那個15歲的兒子很有才氣,也很有思想。但那個孩子外表上看起來文文弱弱,說話細聲細氣,像個女孩子。這一點讓我感到意外。
當我邀請他們母子倆談一談家庭教育的經驗或感受時,快言快語的母親開始口若懸河。兒子幾次說話都被強勢的母親搶了話頭。
我示意這位母親讓兒子說幾句話,可這位母親卻說:“他還是個孩子,有什么發言權!”
在母親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發現了她兒子臉上微妙的變化:他的上牙緊緊地咬了一下嘴唇。
他一定有話要說,我心想。
堵住孩子的嘴,就會堵住孩子內心的情感向外流淌,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因此,我只得指名道姓要求那個孩子發言。
那個孩子剛開口,說了幾句對父母將他們的愿望強加于自己的反感,母親就插言反駁,極力證明自己是為兒子著想。
我找了個話頭阻止了這位母親,委婉地談了自己的看法。我能體會,這個孩子在家庭中與母親溝通時受到了的“壓迫”。
我自己的經歷以及以上兩個孩子的遭遇,讓我陷入了沉思。
表達,是孩子讓周圍人了解自己需求和觀點的主要途徑。不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會讓孩子感到痛苦,并會造成以后與他人溝通的障礙。
建立無障礙的親子溝通,父母的首要責任,就是鼓勵和幫助孩子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下一篇:父母使用文明用語為孩子樹立榜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