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41.不要給3歲以下的兒童吃圓形堅硬的小顆粒食物,如硬糖、堅果、爆米花等;表面光滑的食品,如葡萄、果凍等也要謹慎食用。
玩具篇:
42.購買玩具時,注意查看玩具包裝上有關安全的說明。如多部件拼裝玩具不適宜3歲以下兒童。
43.經常查看兒童的玩具,是否有部件或碎片脫落。
44.兒童喜歡那些晶瑩剔透的飾品與用具,因此,要將玻璃杯、煙灰缸、各種玻璃小飾品等收好,放在兒童夠不著的位置,免得兒童碰碎這些器皿被其碎片割傷。
45.不要讓兒童玩塑料袋、氣球、硬幣等物品,玩具不能用容易破裂的材料,如薄玻璃、脆塑料片等制作,應該是牢固的材料;玩具的涂料和油漆應無毒,防止兒童吮吸、舔咬;玩具不應該有尖銳的角、刺,或尖利的口子,以免發生刺傷、割傷。
46.玩具不應該太小(也不應該被容易拆卸成小零件),最好是整個玩具大于兒童的嘴巴,因為兒童喜歡把玩具放進口中,容易發生嗆入氣管或吞入食道的危險;同時也要避免兒童玩耍紐扣、塑料小球等,防止將之塞到鼻孔、耳朵孔內發生意外。
47.玩具上不應該裝飾有過長的繩索或者帶子,萬一照看不小心,嬰、童在獨自玩耍時很容易被繩索纏繞肢體、頸脖,引發肢體壞死、窒息等意外。
48.另外,玩具還要便于經常清洗、消毒、曝曬,防止病菌孳生后通過手和口傳給兒童引發疾病。
III 兒童出行安全——
其實,在家中,兒童是相對最安全的狀態,然而,無論是生活需求,還是兒童的天性,都會促使我們帶領兒童進行空間移動,或者在戶外進行簡單活動,這個時候,風險來自四面八方,要尤其加以注意。針對指數:全年齡段 保護類型:主動保護,互動保護
步行篇:
49.已經能邁著小碎步跑的兒童,其實最危險,兒童必須有專人負責照看,尤其是舉家外出時,視線不要離開他。
50.健壯成年人帶兒童出門,要記得拉住他的手。老年人帶兒童出門時,五歲以下的兒童,建議在兒童手腕上拴牽引繩索……免得他如脫韁野馬般跑到你視線不能及的地方。
51.在帶還不會走路的兒童外出時,嬰兒車要能鎖定,防止推車滑動、傾倒而引發傷害事故。
52.成人帶著兒童出行,更是要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抱著兒童闖紅燈過馬路,是最可恥和可悲的行為。
53.年齡較小的兒童過馬路時,應該由成人帶領。小學生上下學時,不可多人橫排行走,不要互相推搡打鬧;過馬路時應看清指示信號。城郊及農村沒有人行道,兒童過馬路時應左看右看,不要突然橫穿馬路。
交通工具篇:
54.私家車上要給兒童配備專門的安全座椅。不要讓兒童坐在副駕駛或配有安全氣囊的座位,發生意外事故時,氣囊彈出會導致兒童窒息。
55.乘坐公共交通外出時,不要讓兒童坐在靠近過道的位置,以免兒童因好奇將小手伸出,被過往的乘客或服務車等撞傷。
56.切勿讓身高未及140厘米的兒童使用標準安全帶,如若使用,必須配合使用支撐坐墊。
57.使用安全帶時要脫掉兒童寬大的外衣,盡可能使安全帶緊貼身體。如有必要,請脫掉保暖外套或解開拉鏈,以免因安全帶綁縛外套導致衣服內溫度過高而造成兒童脫水。
58.不要讓兒童坐立太長時間,應讓其經常休息或將其抱起,同時在停車時盡可能使其平躺下來或舒展身體和玩耍。
59.司機后方的座位是最安全的位置,應盡可能讓兒童坐在司機后面的座位上。
60.平時教授兒童一些交通安全知識,熟悉各種交通信號和標志。不要在街道上和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鬧以及學騎自行車等。
61.你和老公在汽車或自行車旁并排躺著是浪漫,但對小寶貝來說可不是,尤其不要讓他爬到車子下面去。
62.教育孩子無論是乘坐公共汽車還是其他交通工具,都應坐穩,不可在車廂內跑來跑去。
63.在行車過程中,要鎖車門及車窗的中控鎖,兒童無聊在后座玩耍,可能將頭、手伸出窗外,任由兒童去觸碰電動車窗是非常危險的,上車后應該要馬上鎖定車門及車窗的中控鎖。
64.不會走路的兒童下車時,一定要由家長抱著,至于會走路的兒童,在上、下車時,要由父母開、關車門,以免孩子在下車時跌倒,或者被經過的車輛刮倒;在關閉車門時,要注意巡視兒童的手腳有沒有放在門邊,關閉電動窗時,也要檢查兒童的頭手是否伸出窗外,以確保兒童的安全。
65.絕對不要將兒童單獨留在車上,哪怕兒童已經睡著,也要抱出來。將兒童留在車子上可是很危險的舉動呢!因為熄火后,車子內部的空氣或溫度,經過日曬,會造成兒童缺氧,窒息而死。如果沒有將車子熄火,兒童也許會因為好奇心而亂動車內儀器,使車子行進而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
66.隨時鎖上車門,下車后,即使車子是停在自己家中的車庫,也要鎖上車門,以免兒童在玩耍嬉戲時進入車中,卻不知道要如何出來。若是父母沒有特別注意的話,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67.車內物品的擺設也很重要,在后座的上方,不要擺置堅硬、危險的物品,若是緊急煞車的話,這些物品一定會掉下來傷害到兒童的。
IV 兒童人際安全——
許多父母都覺得只有自己全力守在孩子身邊,才能放心,然而,無論是社會規則,還是成長要求,孩子都會更多接觸不同人群,在人際關系中成長,這時,人際安全就很重要。
針對指數:全年齡段
保護類型:主動保護,互動保護
68.盡早對兒童進行防走失教育,在兒童剛學會說話時,就要告訴他家庭地址、爸爸媽媽的姓名、自己叫什么,再大一點,最好能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的電話和單位。
上一頁123下一頁
下一篇:家庭防拐 “九要四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五“W”原則培養BB消費責任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