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父母不要為了圖嘴上的一時之快,變得刻薄,粗暴地剪掉孩子身上不整齊的“枝杈”。這樣只會打破孩子心中的美好世界。
一天,我忙完了工作,早早地回家了。當時妻子還沒回家。
桐桐從屋子里出來,問我:“爸爸,我的畫畫完了,我可以出去玩兒嗎?”
“去吧,但是別回來太晚了。”
桐桐趴在我的耳朵上說:“爸爸,你真好。要是我這樣和媽媽說,媽媽肯定會說:‘你就知道玩兒,畫完畫可以看會兒小人書啊,不許出去!’”
說完,桐桐就高興地跑出去了。
我知道妻子說這些話的時候,肯定是為桐桐好,但居高臨下的父母心態,讓她忽視了桐桐有自己的權利,導致她的話難以被孩子接受。
我想起了一位老師講的一段家訪經歷:
老師班上有個孩子叫夏冬。三年級之前,每次考試夏冬都是班上的前幾名,作業也做得很認真,幾乎從不出差錯。
可是自從上了三年級,夏冬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不是上課做小動作,就是不做作業,成績也不斷下滑。為了了解情況,老師去了夏冬家。
還沒進門,老師就聽見屋子里傳出了一個“男高音”:“你是豬嗎?這么簡單的考試題目,你竟然考這么少的分數,你還有臉花我的錢上學啊?”
進門后,老師看見那位“男高音”正拿著考卷在敲夏冬的腦袋。
老師向“男高音”介紹完自己后,夏冬的爸爸就開始向她說明了家里的情況,原來他和夏冬的媽媽離婚后,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夏冬身上。他對夏冬管理很嚴格,但是夏冬的成績卻越來越差。
老師看了一眼夏冬,他在一旁心不在焉地聽著。在他爸爸說的時候,夏冬在一旁小聲說:“那你也不能每天就知道罵我啊!越罵我,我越不想學。”
“我罵你還不是為你好?你這不爭氣的家伙。”“男高音”繼續罵。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但是你說的話太難聽了,我好幾次都想死了算了。”當這樣的話從一個三年級的孩子口中說出來的時候,老師還是震驚了。
那天,老師和那位“男高音”談了很久,給他講了很多家教道理,最后到底是把他給說通了。他答應老師,以后不再罵孩子。
果真,后來的夏冬就精神多了,對學習重新充滿了信心。
“語言暴力”,是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會直接刺痛孩子的心靈,其殘酷程度,絲毫不輸于對孩子的直接打罵。
這里也有一個例子:
以前見到妻子的同事小劉的時候,她的兒子小迪簡直就是個“小人精”,很會說話,逗得我直笑。可是,這一次見到小迪的時候,我怎么逗他,他都不和我說句話,甚至見了我就往他媽媽身后藏。
我問:“小迪,你不認識伯伯了嗎?怎么都不和我打招呼啊?”
“我怕媽媽不要我了。我要是亂說話,媽媽說就不要我了。”小迪怯生生地說。
“對,你說得沒錯,你再亂說話,我就真不要你了。”小劉惡狠狠地說。
看著可憐的小迪,我可以想象得到,當小迪犯錯誤的時候,小劉都會拿這句話恐嚇小迪。
可是,沒有靈氣、唯唯諾諾的小迪,就是小劉想要的嗎?難以想象長大后,小迪會怎么回憶這段充滿恐嚇的童年?
語言暴力,可能只是父母一時氣憤的情緒發泄,有些父母也許會辯解說這是不得已的教育方式,但是它卻可能帶走孩子所有的自尊,使家庭教育處于尷尬的境地。每個孩子的心靈中都有一個童話世界,心里充滿對美好的向往。父母不要為了圖嘴上的一時之快,變得刻薄,粗暴地剪掉孩子身上不整齊的“枝杈”,這樣只會打破孩子心中的美好世界。
下一篇:我長大了賣白菜,行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養育孩子要耐心地等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