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孩子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我總是盡力讓他們使用肯定的表達方式,“可以么?”而不是“不可以么?”
泰晶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天問我,
“媽媽,我去靜云家里玩,不行么?”
她從來沒有用這種口吻說過話,我看著她的臉回答說,
“嗯,不行。”
她吃了一驚,又問道:
“為什么?”
當泰晶說想要做什么的時候,我從來沒有反對過,總是順著她的心意,所以這次她大吃一驚。我拒絕她的請求,理由只有一個,她的詢問方式不正確。
“你問不行么,所以我說不行。”
這時,泰晶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又問道,
“媽媽,我能去靜云家里玩嗎?”
“嗯,去玩吧。”
與否定式的詢問方式相比,諸如“不能買嗎?不能玩嗎?不能做嗎?不能看嗎?”,“可以買嗎?可以玩嗎?可以做嗎?可以看嗎?”這種問法更妥當,既積極,又簡潔。有人會想這兩種問法有什么差異?其實它們本質上是不同的。當孩子問“不可以嗎”的時候,心情是忐忑不安的,擔心自己會遭到拒絕。孩子要有積極的思考方式,才能做什么都有自信,樂觀向上,為人友善。
而且我總是盡力教孩子復元音①發音準確。
我不厭其煩地糾正他們發音的每一個錯誤,現在,發音準確的人越來越少了。
讓孩子發音字正腔圓,就像讓孩子健康成長一樣重要。對孩子發音不留心糾正,這其實是在教育孩子上不重視時間投入,只求結果的一種表現。有些語言專家認為,發音含糊不清就如同人糊里糊涂生活。因為每一個音的發音部位是不同的。準確無誤地發好每一個音,這不僅是個結果,更是一個用心努力的過程。
當孩子不會說話時,媽媽說話時應該放慢語速。就像第一次吃飯、第一次呼吸一樣,第一次說話也很重要。我們給孩子的信息應該做到最準確。
孩子發音支支吾吾,有的父母覺得很可愛,就模仿幾句,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等同于父母首先將錯誤的詞匯傳達給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發音正確。孩子總是怎么聽,就怎么說,只是他們的發音能力還不發達,有些生疏。
吃飯的時候,我就會反復重復地說:“吃飯香香。”“用勺子把熱騰騰的米飯弄散再吃。” “要細細地嚼。”而且,一樣的話我會用多種方式來說,一次比一次具體,比方說,“咱們出去玩。”“穿上鞋咱們出去玩。”“穿上鞋快跑,咱們出去玩嘍。”
一般來說,男孩說話會稍微晚一些,我的兒子說話算是早的。我的兩個孩子都沒有經歷過“打不開話匣子”這一階段。讓孩子準確地說好每一句話,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課。
下一篇:培養愛心從飼養小動物開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挫折不是孩子的不當刺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