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教育是建立在學習之上的。學習能力是人類的先天特性,但更需要后天培養,優秀的教育也無非是使學生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從本質上講,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獨立地進行超前學習,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自學能力是優秀人才最重要的基本功。
據我對中科大少年班和蘇州中學科少班的孩子們所做的了解,他們最大的共性就是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并且都進行過超前學習。
我們的幾個孩子不僅都獲得了較好的早期智力開發,而且都有過自學的經歷。天文為了報考中科大少年班,曾用半年時間學完高中全部課程。雖然因報名受阻未能實現進少年班的愿望,但那時候培養起來的自學能力對以后的學習,特別是高層次的競爭有極大的好處。天武為了報考中科大少年班,曾停課4個月學完高二下學期和高三全年共三個學期的全部課程,結果一舉成功,進了中科大少年班。天君和天西小學畢業后僅用一個暑假時間,就自學完初中一年級的全部課程,跳級進入初二就讀,而且成績優秀。
自學能力的培養,不僅為孩子們跳級創造了條件,爭取來了許多寶貴的黃金歲月,更重要的是,強大的自學能力為他們在以后的高層次競爭中贏得了優勢,這種優勢越到高處就越能明顯地發揮出來。
一般來說,自學、超前學習和跳級會打亂孩子正常的學習秩序,學校基本上是不提倡的,一般家長也不大敢冒這個險,怕萬一出了差錯反而帶來壞的結果。我為什么敢冒這個險,敢大膽地走這條人們不敢走的路呢?作為一個有頭腦的人,總不至于拿自己孩子的前途開玩笑吧?
我在前面已經介紹過了,我自己就有過自學的經歷,而且事實證明效果非常好,所以在培養孩子自學、跳級、考少年班時就比較胸有成竹,有膽量去冒險。其實在我看來,完全不存在什么“冒險”之處,自學、跳級是優秀學生成才的正道,非但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秩序,而且會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開發,并為以后的高層次競爭創造優勢。
在具體操作上,我們有如下幾點經驗:
一、家長或者老師必須有能力判斷孩子是否具備超前學習的能力或潛力。判斷的標準有三點:一看以前的基礎是否扎實。如果以前的基礎尚不扎實,何來能力去自學后面的課程?二看對新事物是否有興趣。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的孩子,一般是不大可能自覺超前學習的,只有那些對新事物有強烈興趣的人才具備強大的自學潛力。三看對目標是否有強烈追求的欲望。對目標有強烈追求欲望的孩子就具備了超前學習的強大精神動力,這種動力會轉變為一種實際的物質力量。
二、自學能力必須從小開始培養,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生活中讓孩子獨立解決各種問題,讀書方面讓孩子自己把以前不懂的地方弄懂,養成預習功課的習慣,這是培養孩子自學能力的三個關鍵。
三、發現孩子自學潛力不錯的時候,要盡快制定一個階段性總體目標,讓孩子有一個追求的方向,這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興趣和動力。并把總體目標分成一個個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制定詳細的時間表,讓孩子在一步步完成的過程中嘗到成功的喜悅,并從自己的勝利成果中獲取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四、首先選擇自己認為最優秀的課程開始自學,因為優秀的課程學起來有興趣,而興趣又會使自學的勁頭兒更大,效果更好。學好這一科之后,就能把這一科的經驗推廣到其他科目上去。千萬別在基礎差的課程上開頭。
不僅自學、超前學習如此,正常學習也是如此,這叫做“優勢發揮法”。但現在的學生和家長大都喜歡“劣勢補救法”,總是想辦法對最差的課程進行補救,專門請老師輔導,這樣補來補去還是補不好;而且由于時間分配不當,把原來較好的課程也拖下去了,甚至把學習興趣也消磨殆盡,弄得不可救藥。
五、自學一門課程時,第一遍要盡量抓緊時間一口氣從頭至尾學完,這叫初讀。此時不必多做習題,只需做一些課后練習。初讀的目的是獲得該課程的整體印象。掌握整體印象之后,學第二遍時就能用整體來理解局部,并能分出重點和非重點,理解也就比較深透。學第二遍時要多做習題,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學第三遍時再從局部回到整體,使知識系統化,對該課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看任何書都要先認真地看目錄、序言和內容介紹,做到心中有數,并制定出學習計劃。
六、在自學過程中,無論遇到多大的難關或比較枯燥的基礎部分都不要怕,能啃多少就啃多少,不能啃的就先擱下,把那些內容當成公理接受下來,大膽地向下沖刺。等學完了下面的東西之后,再回過頭來解決它,可能就很容易了。華羅庚說過,數學上有些問題如果停留在原有基礎上是很難弄清楚的,但是等學習了下一步之后,再解決前面的問題就很簡單了。其實,其他學科也是這樣。重要的是不要被困難嚇倒,不要半途而廢,不要碰到什么問題就問,要盡量自己鉆研、自己解決。
七、在一個階段性目標范圍內,不必追求百分之百完全弄懂,能夠真懂百分之八十五就很不錯了;否則會大大影響自學的速度,而且對總體來說也不會有好處。這里最重要的技巧是分清主次,把主要的徹底弄懂,把次要的暫時放開。千萬要注意,懂百分之八十五和一知半解是絕對不同的兩碼事,一知半解是學習上的大忌。
八、就技巧而言,自學必須記筆記。先把書上的重要內容畫上紅線,然后把畫好紅線的部分記在筆記本上。因為光看書是很難記住的,動手對加強記憶有很大的好處。另外,做筆記會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整理,因此有助于加深理解。復習的時候,再把筆記本上的重要內容畫上紅線,把那些尚未熟練的內容精要記在小筆記本上。最后,再把小筆記本上記不住的內容要點抄在小紙片上,把這張小紙片放在口袋里經常拿出來看看,這樣很快就把所有內容記住了。
另外,把一些不懂的東西記在專門的本子上,等學習了后面的內容后,隨時翻開來,看看哪些不懂的東西可以解決掉,并做上記號。
做筆記是絕對重要的讀書技巧。很厚的一本書,做好筆記之后,就一下子變成了薄薄的一本,復習起來很方便,查閱起來也很方便,應付考試更方便。所以讀書有沒有讀好,就看你筆記有沒有做好。
九、自學過程中做習題不在于多,在于精。解題必須從一開始就學會規范化,一步一步要清清楚楚,切忌草草涂寫。另外要盡量練一題多解,把所學的內容融會貫通。自學在本質上是培養思考能力,除非是應付某種需要(例如跳級或考少年班),否則開始時并不在乎速度,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自學。等到自學能力提高了之后,速度自然會上來的。
十、找一個氣概恢宏的人為導師。導師的作用并不在于他來給你上課,也不在于他來指導你解難題,而是指導你如何學習,幫你區分什么是該深入鉆研的,什么是可以暫時放過的;什么是重點的,什么是次要的。
導師之所以要找氣概恢宏的人,是因為這樣的人可以激發孩子的斗志,使孩子經常保持良好的心態。只有這種人才懂得奇跡會在人們沒有想到或不敢想的地方發生,而不會總是用常規來限制孩子思維的發展。所謂名師出高徒,道理就在這里。高徒從名師那里得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其實不是知識和學問,而是出奇制勝的思維方式和所向無敵的氣魄。千萬不能請一個“兩腳書櫥”來輔導,這種人雖然有很多知識和學問,卻缺乏足夠的氣概膽略,經常會用常規來扼殺孩子智慧的火花,最終會影響孩子的上進。家長本人如果具備條件,無疑是最理想的人選。
十一、自學時最好有個伴,這樣可以相互比較,相互促進。在比較中,一方面可以發現自己的成績,產生更大的勁頭;另一方面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便于及時糾正。但是,這個伴必須是個認真學習而且有志氣的人,這樣兩個人在一起就可以產生疊加效應,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
以上幾點關于自學的經驗,同樣適用于一般的正常學習。有能力的家長應及早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使孩子在以后的各種層次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下一篇:孩子審題失誤丟分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將是“精神貴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