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凡事多想一步當然不是什么壞事,并且有些活動的確具有危險性。這就是你每次去玩帆板時都要穿上救生衣、每次跳傘時都要背上傘包、每次騎摩托車時都要戴上頭盔的原因。(假如你是我的孩子,正在讀這段話,那就記住,永遠不準你騎摩托車。聽到了嗎?永遠都不準。)
這二三十年來發生的變化就在于,今天的父母們習慣于把孩子參加的所有活動都想象成是極度危險的活動,即使是那些過去被認為非常簡單的事情,例如坐在篝火旁邊、打球,甚至還有從學校走路回家。父母們認為,他們必須考慮到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否則就是不負責任。讓我們看看這種態度究竟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
我朋友的丈夫(暫且叫他漢克)過去曾是一名相當有影響力的律師,有了孩子以后就決定辭職了,因為律師的工作需要占用太多的時間。漢克的女兒已經8歲了,在女兒就讀的學校,他擔任校車安全管理委員。
那么,漢克如何教育乘坐校車的孩子們呢?他每次都提醒孩子們應該注意的安全事項包括什么呢?
“上車后要盡快坐下,扣好安全帶,之后不要在座位上亂動。”聽起來很有道理,“除此之外,我們還提醒孩子們注意,一定不要扣上背包腰帶。”
什么?
“你知道,有的背包上面有腰帶,用塑料扣固定。我們要確保孩子們在乘車時沒有扣上腰帶。”
為什么?
“以防萬一。想象一下,假如孩子們下車的時候,司機沒有注意,在關門時把哪個孩子的背包夾住了,這時如果腰帶處于扣住狀態,門外的孩子就沒法及時從背包中脫身。這時候如果司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發動了車子,孩子就會在車門外面被拖著,可能要過很久才會被人發現。”
“天哪!”我驚訝地瞪著漢克,“那樣的事情發生過嗎?”
“據我了解應該是沒有。但是……”
以—防—萬—一!
之所以這樣的思維方式根深蒂固,是因為當你在頭腦里想象出孩子被拖在車門外,司機卻專注于iPod上的音樂而毫無察覺時,你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提醒孩子注意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是理所當然的。只有這樣做,才能消除家長們心里的擔憂。
問題在于,這樣的可能性實在是太多了。每當我們提醒孩子注意某種危險發生的可能,就會意識到還有好幾種危險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
人類天生就具有良好的想象力,而我們這些父母在危險方面的想象力又比其他人還強,這就是我們永遠無法停止擔憂的原因。我們總能考慮到最糟糕的情況。除此之外,我們的擔憂還有另一個來源,也就是所謂的“專家”們—律師、校長和政治家們—都會故意表現出一副極其擔心孩子們安危的樣子,從而博得我們的好感,也讓我們相信這樣的擔心確實是有必要的。他們的做法進一步加強了“凡事一定要考慮到最糟情況”的氣氛。最終結果是,許多人都把“以防萬一”當成了最重要的事情,哪怕犧牲自己和孩子的正常生活也在所不惜。
于是,在原本可以快樂玩耍的篝火晚會上,孩子們卻只能坐在遠離火堆的地方,與其這樣,還不如待在家里看無聊的電視劇。與此同時,學校禁止孩子們組織和參加各種活動;公園禁止孩子們在里面玩耍;芝加哥郊區不允許任何人在當地的棒球場上打球,除非他們持有專門的許可證,從而也就把孩子們擋在了門外。
同樣是在芝加哥郊區,一所小學的教師們被要求在學年開始時把學生們召集到一起,給他們講解玩呼啦圈可能帶來的危險。孩子們被告知,他們不可以把呼啦圈套在脖子或胳膊上旋轉,甚至不能把呼啦圈放在操場上滾動。
我無論怎么努力都想象不到,一個放在地上滾動的塑料圈究竟要怎樣才能對人造成傷害。或許會不小心碾死地上的螞蟻,然而操場這種地方本來就不是螞蟻該去的,尤其是孩子們課間休息的時候。
就目前人們的認識而言,似乎孩子們同樣也不該去操場上。
“大約有40%的學校已經取消了課間休息時間。”美國兩黨法律改革團體共同利益協會(Common Good)主席菲利普·霍華德聲稱,“部分原因在于考試壓力,校方認為孩子們應該把所有時間都用來準備考試。另一條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孩子們在課間休息時需要專人監護,并且即使這樣也不能徹底消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而一旦發生事故,學校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家長的指控會對學校造成沉重打擊,而要避免這種打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確保孩子們不會做任何有絲毫危險的事情。例如在操場上滾呼啦圈,以及玩別的游戲。
這就是為什么今天的學校里再也沒有我們小時候爬的那種粗繩了。(對我來說,這一點倒是不錯,因為我小時候從來都爬不上去。)有些學校取消了手工、舞蹈、體育等課程,大部分學校都取消了躲球游戲。(這一點對我來說倒也無所謂,因為我不喜歡被球擊中。但我的孩子們都很懷念這項游戲。)馬薩諸塞州阿特爾伯勒市的一所小學甚至把追人游戲也列入了禁止的范疇,因為按照校長的說法,“游戲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而在英國,盡管“打栗子”游戲(孩子們分別把幾枚栗子系在繩子上,試圖揮動繩子打碎對方的栗子—一直是學校里的傳統項目,但這一游戲也在很多地方被禁止。盡管少數學校仍然允許孩子們玩這項游戲,但前提是他們必須佩戴護目鏡。
這些學校的做法乍一看似乎非常荒唐,因為不給孩子們課間活動的機會,只會影響課堂氣氛。然而,校長們的確有這樣做的理由:一旦學校因為安全事故而遭到家長起訴,就有可能面臨巨額罰款,甚至導致學校關閉。這一問題是有事實依據的。一份對美國5 000余名小學校長進行的調查顯示,其中20%的校長為了避免學校遭到起訴,每周都需要專門花5~10個小時撰寫報告,組織會議。你能想象到他們面臨的壓力嗎?他們并沒有多少選擇,一半的校長都曾經收到過訴訟威脅。所以,再見了,呼啦圈。或許下一項被禁的就該輪到跳繩了—萬一孩子被繩子勒死怎么辦?
這種對被起訴的恐懼,并不僅僅存在于學校里。讓孩子們正常度過童年實在太不容易了,所以絕對不能允許危險的事情發生。康涅狄格州的一座公園還在考慮是否要禁止玩雪橇,兒童棒球聯盟已經遭到了一名母親的起訴,理由是他們沒能教好她的兒子,讓他在撲球時傷了腿。另一位母親起訴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組織的一支少年棒球隊,因為她兒子的眼睛因陽光直射而受傷。還有一位母親起訴一次壘球聯賽的組委會,因為她在觀賽時被接球手漏接的球擊中了,她認為組委會沒有對接球手進行足夠的訓練。(漏球的接球手正是她的女兒。)
正因為這樣的事情接連發生,所以少年體育活動的組織者們變得越來越謹慎,生怕出一點點小事。我敢打賭,就算你的孩子因為某種原因幸運地學會了游泳,他們肯定也從來沒學過潛水,因為沒有人敢冒著被起訴的危險去教他們。駕校同樣不敢接納還處于學齡期的青少年作為學員。在加利福尼亞,家長們需要簽署這樣一份免責聲明:“我完全理解,我的孩子選擇參與的這項活動可能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猜猜“這項活動”是什么?鋼琴培訓課。
像這樣荒唐的事情還有很多。密歇根州訴訟濫用觀察組織(Michigan Lawsuit Abuse Watch)的總裁鮑勃·多里戈·瓊斯和他手下的人們每年都會整理出所謂的“荒唐標簽大集錦”,其中的“獲獎項目”包括折疊式嬰兒車上的“折疊前請先把嬰兒從車中取出”標簽、踏板車上的“本產品在使用時會發生移動”標簽、熨斗上的“請勿對穿在身上的衣物進行熨燙”標簽、除雪機上的“勿在屋頂上使用”標簽、生日蠟燭包裝盒上的“請勿將液態蠟燭塞入耳孔或身體的其他孔隙”標簽等。
生日快……哎喲!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再舉最后一個例子,在用來標記衣料以便剪裁的自動褪色記號筆外面,居然會有“請勿用本品簽署支票或法律文件”的標簽。
下一篇:怎樣教孩子學會釋放壓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次“密不透風”的露營活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