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你的孩子總是制造出許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偶爾的,你感到很快樂,更多的時候你感到困惑和泄氣,有時你在處理完這些問題后還覺得忐忑不安和對不起孩子。
擁有孩子是你擁有成功與擁有財富的一種方式,通過他們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績,你來判斷自己的成功和取得的成績。你拿自己與別的父母進行對比,將你的孩子與別的孩子進行對比。
你曾看過人們挑選蘋果吧?他們在蘋果堆里翻來找去,揀那些光滑的,拿到燈光下,檢查一下它的反光能力,有時候還要攥一攥看看硬實的程度。這一切是因為人們都希望擁有完美的蘋果。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完美的“蘋果”,想要讓孩子獲得成功。因此,父母希望孩子快樂并且受到良好的教育,希望孩子能自信自強,希望孩子學(xué)會愛他人尊重他人,希望孩子行事端正且能自律,希望孩子獨立——而不是到了三十歲仍依靠父母生活。
事實上,天下所有的父母對孩子都有著共同的目標(biāo)和期望。
父母有了孩子自然會對孩子的未來有美好的期望,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每一位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內(nèi)容是不同的。最希望的是:孩子上好學(xué)校讀書,將來考上大學(xué),出國留學(xué),學(xué)成后留國外發(fā)展,一生有個好的職業(yè),收入豐厚,有自己的房子和汽車……有幸福的一生。等而次之的是:盡量供孩子上學(xué),家長寧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大學(xué),孩子實在考不上也沒有辦法。再次一點的是:孩子念完九年義務(wù)教育,有點文化能識字、記賬、寫信……夠用就行了,早點謀生,一輩子不求大富大貴,能有個飯碗、有個一技之長,能平平安安過日子也就可以了。更次的是:根本沒考慮過這些問題,抱著活一天混一天的想法,趕著孩子往前走,誰知道這孩子將來能啥樣,能好更好,不好也就那么的了……
父母對孩子的這些不同的期望,筆者以為這些期望都太低,筆者主張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yīng)當(dāng)更高些,也就是說要向那些最優(yōu)秀的人物看齊,把孩子培養(yǎng)成杰出的、優(yōu)秀的人才:學(xué)者、科學(xué)家、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這樣豈不更好?
要知道人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人有了崇高的理想目標(biāo),就會朝那個目標(biāo)努力。反之,如果緊緊抱著最低的想法,人也就無須努力了。
古人說:“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那些對孩子期望極低的父母,可以說是“欲求其下,必得下下”這種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今后的發(fā)展自然會受到限制,這不是很糟糕的事情嗎?當(dāng)今,社會上那些沒有多少文化、沒有多少技能的人只能為糊口奔走,甚至為不勞而獲干出各種壞事,這些人很可能就是由這樣過低期望的父母教育出來的結(jié)果。
有人說,對孩子期望高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并且不少的孩子正因為父母對他的期望過高,反而鬧出很多的問題。
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孩子教育成不成功是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問題,而不是“期望”的問題。所以期望高些總是好事,是必要的,決不是過錯。
我國的傳統(tǒng)向來以謙虛為美德,好像在人面前總是低著頭謙卑些好。美國人教育孩子:“長大要當(dāng)總統(tǒng)!”孩子犯了毛病,大人就說他:“你長大,不想當(dāng)總統(tǒng)了?”中國的家長怕沒有一個人會說:“孩子,好好努力,長大了去當(dāng)國家主席、總理……”如果孩子真這么說了,大人一定會斥責(zé)他:“不許瞎說!”我們不能讓孩子有個更高的理想嗎?一個沒有崇高理想目標(biāo)的孩子能有努力奮進的動力嗎?
問題談到這里已無須多說,相信很多父母會重新思考這個問題。愿父母們對孩子的期望更高些,更下工夫把孩子培養(yǎng)得好些再好些!
如果你是一個“望子成龍”的父母,請務(wù)必像關(guān)心、期望孩子“成龍”那樣,下工夫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這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曾見到許多父母面對諸多教育家的不同教育理論而無所適從。比如法國的哲學(xué)家、教育家愛爾維修說:“兒童獲得運動的生命的時刻,就是獲得最初教育的時刻。”認為孩子雖有自主的意識,但是對很多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因此,父母必須給予孩子一定的指導(dǎo)和管教,而且要有一定的嚴格性。但是,有的人則認為“早期定向培養(yǎng)”會產(chǎn)生種種弊端,甚至?xí)髿⒑⒆拥奶煨裕逃⒆舆€是“順其自然”的好。并列舉種種理由說早期學(xué)習(xí)的“危害”,認為萬萬不可以“摧殘兒童”。觀點溫和一點兒的人則說“孩子的使命就是游戲”,“游戲是最好的學(xué)習(xí)”,“應(yīng)當(dāng)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童年”……
類似于這樣的“對立”的教育理論和觀點還有很多,那么各位父母應(yīng)當(dāng)何去何從呢?筆者認為,作為父母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才能很好地理解、運用這些“對立”的教育理論。而且即使是正確的理論,也不能照搬、照辦,“刻舟求劍”和“按圖索驥”是不行的,只有靈活地運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而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還將遇到諸多的具體問題,包括孩子向父母提出的各種問題……這也只有父母具有較好的文化修養(yǎng)才能最恰當(dāng)、最正確地解決好問題。特別是父母的文化素質(zhì),決定著自己的一言一行、為人處世、生活作風(fēng)……這是父母對孩子的“身傳言教”,具有重要的意義。
因此,提高父母自身的修養(yǎng),是成功教育孩子的要招。
下一篇:中國媽媽在美國是貶義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