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面對年幼的孩子,我們怎樣才能將誠實、尊重、慷慨、友善這樣的“大道理”講給他聽呢?
誠實:把真話告訴大家
棘手的難題:你在孩子的褲兜里發現了一個新玩具,但你知道這不是他的。你6歲的兒子辯解說這是他自己找到的。你很懷疑,但沒有深究。然后你就接到了兒子朋友媽媽的電話,她委婉地詢問你的孩子昨天在他家玩的時候是不是誤拿了一個玩具回家。
簡單的教導: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清楚地知道拿別人的玩具是不對的。所以,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孩子:“我剛接到某某媽媽的電話。她說她家有一個玩具不見了,聽起來好像是你沒有說一聲就拿走了這個玩具。你是怎么想的?現在是你和我說實話的時候了。”
如果孩子仍然一口否定,那么你就該嚴厲一些了:“偷東西是會傷害別人的。小朋友一定不高興。你可能感覺也不好,因為你知道這個玩具不屬于你。而且,對自己做的事情還說謊隱瞞,這就更糟糕了。”最后,堅持讓孩子把玩具還回去。
尊重:對別人心存敬意
棘手的難題:周末,送5歲的女兒去上語言課。偶然間看到上課的時候,女兒手里拿著溜溜球在不停地玩,全然不理會老師的存在。
明智的教導:下課后,你應該把她帶到一邊,告訴她你的決定:以后不允許上課再帶玩具。然后想辦法使孩子對“尊重”這一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這樣對她說:“關注別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種重要的方式。你能用其他方法讓你的老師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嗎?”如果女兒很快就明白她的錯誤,那么,為了加深她的理解,你可以對她說:“我很高興你明白了這樣做是不對的,現在你也知道了怎樣做才是尊重他人,這太好了。”
慷慨:樂于同他人分享
棘手的難題:3歲的兒子高興地抱著那罐奶奶送給他的糖果。當你要求他拿出一塊兒與別人分享時,他把糖果罐抱得更緊了,一臉堅決地說:“不給!”
明智的教導:3歲的孩子還不善于與他人分享,尤其是糖果,就更不愿意給別人了。所以,你需要以自己的親身體會來說明慷慨的好處:“你知道嗎?當我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的時候,到最后我的感覺其實不好。但是,在我和別人分享了以后,我的感覺就很好,因為我知道是我使別人變得很高興了。你愿意嘗試一下嗎?看看是不是也使你自己感覺很高興?”
友善:友好對待周圍的人
棘手的難題:無意間,聽到5歲的女兒和幾個朋友在說她們班的同學,講的話不太好聽。
簡單的教導:這種行為常常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所以你必須直接介入,但不要使自己的孩子陷入尷尬的境地。你可以走近這些孩子,告訴她們你無意中聽到了她們的談話,然后向她們提出一個啟發式的問題:“告訴你們一個不變的真理:就是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待你。你們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嗎?”或者直接問她們:“如果你們班里有人在背后談論你的時候,說的都是壞話,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道德觀的灌輸要潛移默化
父母每天都能讓孩子看到正直和得體的行為舉止,才能使自己的說教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
父母以身作則。常說“請”和“謝謝”;和他人分享美味;和孩子一起參加那種輪流玩的游戲。
給孩子讀相關的故事書。講故事是學習道德標準的一種有趣的方法。多給孩子挑選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的連環畫來講,然后再給他解釋清楚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寓教于樂。良好道德標準的學習同樣可以融入到游戲當中去,比如,和孩子玩木偶游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想象這個木偶怎么樣才能幫助那個木偶呢?對于孩子的回答,父母要給予鼓勵:“是個好主意!”另外,還可以鼓勵孩子通過畫畫來表達自己的歉意或者停戰求和的愿望。
下一篇:讓孩子心里裝著滿滿的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貝克漢姆的完美家教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