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配合媽媽,主動彌補母親教育的不足
?。斍凹彝サ慕逃厝沃饕怯蓩寢寔沓袚?,其實這樣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只有爸爸和媽媽共同教育,才能發揮各自的優勢,教育好孩子。
·家教案例
喬湘從上幼兒園起就由媽媽接送。她上小學后,每次開家長會都是媽媽參加。老師知道他的爸爸是一位成功人士,經常在報紙雜志上看到他的照片。
這天在課堂上,喬湘不認真聽課,而是拿著小刀在爸爸的照片上劃來劃去,嘴里還嘟囔著什么。老師很奇怪,一問才知道是因為爸爸太忙,沒有時間陪她,喬湘很少有機會能看見爸爸,在想爸爸的時候媽媽就拿著爸爸的照片給她看,喬湘這是在生爸爸的氣。
由于缺少爸爸的教育,喬湘的性格出現了一些缺陷,比如膽小、喜歡獨自生悶氣等,這些都是需要爸爸來引導、改善的。
·專家解析
我國很早就有“嚴父慈母”的教育觀念,媽媽給孩子的教育是溫和的,感性的因素居多;爸爸給孩子的教育是嚴肅的,理性因素居多。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是兩者的有機結合。
爸爸和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存在角度、內容、方式等方面的差異,而正是這些教育的差異性才使父母從互補的角度對孩子產生不同的影響,父母角色缺一不可。爸爸明白自己的責任,對孩子有很大的好處。
研究顯示,爸爸適當參與照料教育孩子,能給自己和孩子帶來更多正面影響,如為人父的喜悅自豪感、被孩子需要的價值感和責任感及孩子帶來的幸福感,會使爸爸變得更加成熟自信、激勵爸爸進取和成功,和孩子一起游戲會使爸爸變得年輕、變得更富有愛心等。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要和媽媽的教育配合默契,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妻子,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大聲斥責妻子。
建議一 經常主動和孩子接觸
爸爸比媽媽更理解孩子,對孩子的培養目標更明確、更實際,對孩子的要求更嚴格,方法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孩子的發展。爸爸對孩子的數理邏輯能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爸爸經常主動接觸的孩子,數學成績較好。
此外,爸爸還對孩子的智力、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影響。爸爸主動和孩子接觸,把自己的愛、關心、照顧、情緒傳遞給孩子,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有獨特的作用。所以,爸爸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認真履行爸爸的責任,經常主動與孩子接觸。
建議二 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
夫妻關系和諧,家庭氛圍才會更加溫馨,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很多孩子都存在這樣的心理:爸爸媽媽關系和諧,對我好,是因為自己好;爸爸媽媽關系惡劣,對我不好,是因為自己不好。
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和互相指責,就會破壞孩子對父母之間真誠情感的體驗,破壞安全和諧的家庭氛圍,使孩子感到恐懼與煩惱,這樣不利于孩子智力和情感的發展。
建議三 和媽媽的教育態度要一致
在許多家庭中,由于夫妻雙方經歷、價值觀、知識水平不同,對孩子成長規律的理解也互不相同,因而會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產生分歧。爸爸媽媽的教養態度不一致,往往會使得孩子無所適從,使孩子成為人格失調的兩面人。父母一個嚴,一個寬,往往是導致家庭教育失敗的重要原因。
李晶今年已經6歲了,可是在家吃飯時,不僅要媽媽喂,還要邊吃邊看電視。媽媽覺得李晶的要求很不合理,不能嬌慣,堅決不同意,要求她坐著自己吃飯,吃完飯再看電視。李晶哭鬧,爸爸嫌煩嫌吵,對著媽媽就喊:“她愿意怎么樣就怎么樣,只要把飯吃完不就行了嗎?”可媽媽的聲音更高:“那怎么行,做什么事情都得有規矩,吃飯也要有規矩。”
于是爸爸媽媽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起來,李晶在一邊不知如何是好。
父母間的爭吵,尤其是彼此否定對方,不僅會使孩子對父母感到失望,還會破壞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降低父母的威信。夫妻雙方都有一種維護自己尊嚴和權威的心理需要,所以孩子在場時要盡量避免正面沖突,即使對方的教育方式不當,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指出,而要在事后尋找合適的機會為對方指出。
建議四 經常與媽媽探討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和培養孩子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和義務,父母中任何一方一手包辦都不合適,只有夫妻雙方經過協商取得一致才能防止教育出現偏差,收到有益于孩子發展的最佳教育效果。爸爸要多和媽媽溝通,抽出時間和媽媽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對于有爭議的問題,夫妻可以各自說出自己的意見,無法認可對方的行為時,要商討出雙方可以共同接受的科學的教育方式。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建議五 抽出時間教育孩子
爸爸教育孩子相比媽媽而言有更大的優勢,爸爸能將陽剛、堅強、勇敢等優異的男性品質灌輸給孩子。所以爸爸要適當放棄繁忙的工作,抽出時間教育孩子,配合媽媽,主動彌補母親教育的不足。
下一篇:不要把你的觀點強加于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尊女孩手冊》引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