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們單位比較寬松,女兒小若放學后,有時可以帶她來單位。
前幾日,小若來了后,在財務室玩,玩著玩著,她突然問:“Elle阿姨,你為什么要撕紙???”
Elle回答她:“這是我們借錢或者還錢的時候要用的,我不是撕掉,而是在一張張撕好,等著以后要用的時候用呢!”
小若靜了一會兒,又大聲問:“那,這上面寫的‘錯條’和‘牧條’又是什么意思呢?”
Elle停了一秒,放聲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叫我:“言言,你進來看看,‘錯條’和‘牧條’,你女兒太有才了!”
我跑進去一看,糗大了,哪里是“錯條”和“牧條”啊,是借條和收條!
錯和借弄混,一年級的孩子,因為經常會在英語題中做到“判斷對和錯”,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只是這個牧字,按理比收字更陌生啊。
于是我詫異地問了句小若:“牧條,這個牧字,你怎么想出來的?”
小若說:“媽媽不是每天都在玩開心牧場的嗎?我經常看到么,就知道這個牧字了!”歇口氣,為表示她沒有看錯,小若補充道:“媽媽,你剛才不是還在偷企鵝偷什么的,我看到的。”
我汗一下子流下來了,還好,還好,我們不是個嚴格的公司,大家只要自己事情做好就可以,不然的話……上班時間上開心牧場偷企鵝,老板說不定直接叫你回家專職偷企鵝算了?! ?nbsp;寸 言
下一篇:認識并發展孩子的“三元智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對孩子說“性”的藝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