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一點點長大,作為家長的您,是否有足夠的方法,去應對孩子成長中的點滴變化?全國婦聯等7部門日前聯合發布《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對0-18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家庭教育要點做了系統闡述。“兒童為本”“家長主體”“多向互動”,是所有家長在育兒方面應遵循的通則。
0-3歲爸爸別缺席
嗷嗷待哺的幼兒,也有自己的情緒,會鬧脾氣,也會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大綱》提醒家長,學會傾聽、分辨兒童的“語言”,安撫兒童的情緒;讓孩子多看、多聽、多運動、多撫觸,帶領兒童開展適當的運動、游戲。用心欣賞兒童的行為和作品并給予鼓勵,分享兒童的快樂。
家長應該盡力創設兒童自如爬行、充分活動的獨立空間與條件,隨時、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物品和現象,讓兒童在爬行、觀察、聽聞、觸摸等訓練過程中獲得各種感官活動的經驗,促進兒童感官發展,激發兒童想象力和好奇心。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兒童多開口;積極回應兒童的言語需求,鼓勵兒童之間的模仿和交流。
很多爸爸會覺得,孩子還小,更適合被女性照顧和陪伴,但《大綱》特別強調了家庭教育中父親的角色作用,建議爸爸們利用生活場景進行隨機教育,在親子游戲中,發展孩子的雙手協調、手眼協調等精細動作。
4-6歲關注日常交往
專家指出,4-6歲是兒童身心快速發展時期,他的體能、智力都極速發展,大量增加的詞匯量、越來越熟練的動作技能促使他有了更多和伙伴們一起游戲的愿望,
《大綱》指出,培養兒童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父母此時的重要任務之一。家長應關注兒童日常交往行為,對兒童的交往態度、行為和技巧及時提供幫助和輔導;注意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增強兒童交往的自信心;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幫助兒童在家中練習社交技巧,并積極為兒童創造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培養兒童樂于與人交往的習慣和品質,以及抗挫折能力。
在孩子游戲的同時,家長也別忘了結合兒童的生活和學習,在共同參與的過程中對兒童實施安全教育,提高兒童的生命意識。。
此時,培養孩子良好生活作息制度,也將讓孩子一生受益。《大綱》建議家長,積極運用獎勵與忽視并行的方式糾正并消除兒童不良的行為方式與癖好。
7-12歲培養良好情緒
天真爛漫的兒童,正逐漸長成翩翩少年。此時,家長應重視養成教育,防止因為溺愛造成孩子的依賴性,注重兒童生活自理意識的培養。同時,要帶領兒童認識自然界的生命現象,幫助兒童建立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呵護生命的意識;引導兒童學會感恩父母、誠實為人、誠信做事。指導家長為兒童樹立積極的人格榜樣,創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環境;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及時抓住日常生活事件教育兒童尊敬老師、孝敬長輩,學會關心、感激和回報他人。
為孩子樹立理財觀、勞動觀,保護孩子學習興趣,也是這一階段家長要重視的內容。
13-15歲學會鼓勵尊重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面臨著生理和心理上的“巨變”:各項身體指標接近于成人,性意識開始萌發與成熟,情感不再完全外露,但情緒還不穩定、易沖動。
如何讀懂孩子的心?《大綱》給家長支招——幫助兒童認識并適應自己的生理變化;開展科學的性心理輔導,進行青春期異性交往的指導;加強對兒童的性道德觀念教育,并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引導兒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緒。
面對孩子越來越重的學業壓力,家長和孩子都應樹立正確的學業態度和應試心理。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自主選擇,協助孩子綜合分析學業水平、興趣愛好、未來規劃等,選擇適合其發展的高中、職校或其他發展方式,寬容地對待孩子的自我選擇。在關注學習成績的同時,更要重視孩子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始終給予孩子鼓勵。
16-18歲樹立法制意識
羽翼漸豐的雛鳥,即將飛翔藍天。這時,家長有必要教會他搏擊長空的方法和守則。不妨通過家庭會議等形式,與孩子一起平等、開放地討論家庭事務,并共同分擔家庭事務;鼓勵孩子在集體生活中鍛煉自己,讓孩子品嘗與人合作的快樂;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學會樂于與人相處、勇于承擔責任。此外,家長還應鼓勵孩子積極開展社交活動和正常的異性交往,并利用日常生活的相關事件,適時適當適度開展性生理、性心理輔導。
同時,家長自身也要加強法律知識學習,掌握家庭法制教育的內容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法制意識;注意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為孩子樹立榜樣。
下一篇:你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別讓孩子抓住了你的弱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