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孩子總被別的同學欺負,挨了打回家
今天孩子又被同學欺負,挨了打回家, 嗚嗚地哭。
“你怎么總是被人家欺負?你別不還手,你也打他啊。”爸爸心疼就會焦躁地口出此言,這時,孩子會第二次受傷。第一次受傷是被同學欺負,第二次受傷是遭受爸爸的責難,而且這句話的意思是讓孩子用暴力解決問題。
“被同學打了,是不是很疼?心里也很難受是不是?這不是你的錯,是那個打人的同學的錯。”爸爸先是安慰孩子受傷的身體和心靈,然后明確告訴孩子主要原因在那個打人的同學身上。
等到孩子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再嘗試與他溝通。
“能跟爸爸講講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
“我們一起踢足球,小民說我擋在他前面,就打了我。”
“怎么能這樣?那你是怎么做的?”
“我大聲嚷著說:‘你干嗎打人?’所以,又挨了一下。”
“其他同學沒有拉開他嗎?”
“沒有,好像什么事兒都沒有發(fā)生似的,接著踢足球。”
“小民的確錯了,明天你去問問他到底為什么生氣還打人。”
“小民做什么都很好強,可能他剛想射門,就被我擋住了,所以生氣。”
“對啊,好像是這樣,不管怎么樣,你沒有打小民,做得很對。
應(yīng)該避開打架的事兒,這不是膽小逃避,而是應(yīng)該阻止對方第二次打你。還是不行的話,那時候也可以和他打起來。但是一開始就用拳頭解決問題的話,你也會變成他的樣子。”
“嗯,爸爸!”明確地告訴他,不要打人,并且和與你想法一致的同學聯(lián)合起來。
但是有的孩子被同學打了以后什么都不說,保持緘默,遇到這種情況,爸爸應(yīng)當訓練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讓孩子能夠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幫助孩子學會說 “不行”、“不要打人”、“你這是不好的行為”等對抗的話,而且還要告訴他聯(lián)合其他同學共同對抗攻擊性孩子的策略。“以后,也有其他同學認為打人的行為是不好的,你要和他們聯(lián)合起來才行,這樣,他就不能隨便欺負你了。”這是讓孩子認識到齊心協(xié)力的力量勝于單打獨斗。
下一篇:法國人把“選擇權(quán)”交給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的游戲革命尋寶游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