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爸媽心疼孩子,就省去了他們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將這一最好的放松方式,轉而用網絡游戲來替代。真讓人有種“丟了西瓜撿芝麻”的感覺。這樣做不光讓孩子無法真正放松,還讓可怕的“網癮”伴隨在孩子的左右。
學習固然重要,但我們還是可以讓孩子抽出少部分時間來從事家務勞動。比如在周末讓孩子整理自己的小房間、清除院子里的雜草、幫助小區的爺爺奶奶清理街道等等。
這樣一來,既可以讓孩子放松身心,也培養了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同時還能讓孩子從書本中走出來,走進我們的現實生活,體驗到勞動的快樂與艱辛。
我們總是不滿于孩子的懶惰,想幫助孩子糾正這一習慣。但是,針對勞動習慣的培養,空洞的說教是毫無意義的。要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習慣,就要讓他親自體驗,多多訓練,最終形成習慣。多做些日常生活中的家務就是最好的鍛煉方式。
對于孩子來說,勞動實踐是學習知識、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孩子日常的家務勞動鍛煉正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如果,我們能和孩子一起做有趣的家務勞動,可以讓孩子知道: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享受到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體驗到創造的快樂。
相對來說,美國父母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合理。在美國家庭中,每一位家庭成員都必須完成他們一定的家務勞動,比如清掃花園、修剪草坪、修繕房屋等等。每到周末,我們可以看到,花園里都是忙碌的“小園丁”,只有完成家務后,孩子們才能開始玩耍。
最重要的是美國父母能分配給孩子最適合他們的家務勞動。美國父母非常清楚,每一個孩子的能力都是有差別的,不同年齡的孩子,得到的勞動任務也應當有所不同。
菲娜滿13歲了,開始注重自己的外表了,于是她開始頻繁地換漂亮衣服。菲娜確實變美麗了,可是換洗的衣服卻成了媽媽沉重的家務負擔。
終于,媽媽找菲娜談話了。媽媽說:“寶貝,媽媽工作很忙,你已經13歲了,可以為媽媽分擔家務,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記的話,就只好穿臟衣服了。”菲娜很痛快地點了點頭。
一周過去了,媽媽發現洗衣機里塞滿了菲娜的臟衣服,她很生氣,于是嚴厲地批評了菲娜,菲娜答應媽媽下次不會忘記了。
接下來的一周,菲娜還是沒有洗,臟衣服更多了,洗衣機里已經放不下了,那么多的臟衣服都堆在了菲娜的屋里,地板也被占滿了。而且菲娜已經沒有幾件干凈衣服可以換了。
媽媽雖然看在眼里,但并不過問。當然,菲娜也有她的應對辦法:她從臟衣服堆里撿出稍微干凈的衣服繼續穿,就是不肯自己動手把臟衣服洗干凈。
幾周過去,菲娜已經再也揀不出一件稍微干凈點兒的衣服了,而媽媽依然是不聞不問。菲娜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凈。此后,菲娜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來洗,而且她發現洗衣服并沒有她想象得那么難,菲娜甚至還漸漸開始幫媽媽做其他的家務了。
培養孩子主動幫助父母做家務的習慣,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 明白為什么讓孩子做家務
我們要鼓勵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不能以孩子學習忙為借口,就放棄對孩子的培養。其實,讓孩子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并不是為了替我們分擔什么,而是為了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我們要放開雙手,讓孩子自己去實踐,不能因為孩子做不好,或者父母看不慣,就一手包辦,我們要把真正鍛煉的機會還給孩子。
■ 培養孩子參加家務勞動的興趣
每次督促孩子做家務,得到的只是孩子的拒絕或者不滿,這就是孩子對勞動喪失興趣的表現。在他們眼里,勞動只是讓人覺得疲憊的體力活,毫無興趣可言。
面對這一現象,我們可以將家務勞動與趣味游戲相結合,比如比賽擦桌子,看誰擦得干凈等等。孩子需要有童趣的勞動,而這些趣味,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去發現。
另外,勞動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能太復雜,應該以自我服務為主。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使孩子過度疲勞,影響勞動效果,甚至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 家務再繁瑣也要有具體分工
家務事往往很繁瑣,如果分工不明確,孩子很可能會偷懶。我們要在開始勞動前,明確孩子的勞動目標。勞動中還應提倡相互協作,這樣,孩子就能很好地完成爸媽交給的任務了。
■ 孩子干得出色,就要及時表揚
當孩子認真做完一件家務時,我們要及時地予以肯定。讓爺爺奶奶一起來參觀孩子的勞動成果,參觀完畢還要表揚。受到鼓勵的孩子得到心理暗示,就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勞動。這種刺激與激勵的方法更容易讓孩子繼續保持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下一篇:暴跳如雷的孩子最可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養成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