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禮貌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基礎,微笑是溝通時最好的表情,這是爸爸媽媽們都知曉的道理。那么,您注重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了嗎?您的孩子是不是人見人愛的乖寶貝呢?
相對來說,懂禮貌的孩子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朋友。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懂禮貌的好習慣,這會使我們的“小天使”更招人喜愛,更易融入社會。而且,培養一個懂禮貌且彬彬有禮的孩子,也是我們進行家庭教育的前提與基礎。
那么,讓我們一起閱讀這個關于禮貌的小故事吧,看看禮貌問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呢:
米雅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但讓媽媽比較困擾的一點就是:米雅不太懂禮貌。
米雅想喝酸奶了,會沖著媽媽大喊:“我要喝酸奶!”
媽媽為了教會米雅使用禮貌用語,就故意裝作沒聽見。
米雅叫了幾聲,見媽媽不理,就跑過來說:“媽媽,你有沒有聽見我說要喝酸奶呢?”
媽媽說:“我聽見了,可我不知道你在叫誰呀,你又沒有叫‘媽媽’。”
米雅笑著說:“媽媽,我想喝酸奶。”
“說得還不對。”
“怎么又不對了?”
“你要說:‘媽媽,我想喝酸奶,請您幫我拿,好嗎?’”
米雅重復了一遍這句話后,媽媽才去拿了酸奶。
等米雅喝完,轉身去玩時,卻被媽媽一把拉住說:“還沒完呢!”
米雅瞪著大眼睛說:“完了,喝完了!”
媽媽說:“你還沒有說聲謝謝呢。”
“哦,還要說聲謝謝?”
“當然啦,別人幫你做了事,你怎么可以不說聲謝謝呢?”
這位母親就是這樣一點一滴訓練女兒學會使用文明語言的。
或許,現在仍有許多父母因為孩子的“失禮”而頭疼。周末,家里來了客人,媽媽對女兒說:“快向叔叔和阿姨問好啊!”但女兒只用眼角的余光輕輕地瞟了一眼滿是期待的母親,隨即,就轉身回自己的房間了,留下尷尬的父母與客人。
如此失敗的教育范例,看了真讓人心寒。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出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呢?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希望對父母們有所幫助。
■ 我們先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孩子的禮貌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完全由父母在后天培養的。孩子禮貌程度的高低,就是衡量父母教育成功與否的標準。
孩子生來喜歡模仿身邊的事物,于是,爸爸媽媽就成了他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我們身為父母,即使是面對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也要做到講禮貌,這樣,才能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 不要在有客時,把孩子打發到旁邊
許多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爸爸媽媽覺得家里來了客人應該把孩子趕回自己的房間,不讓孩子在中間添亂,或者讓孩子自己去一邊玩耍,不予理會。
殊不知,為了這片刻的安寧,我們已經在不經意中剝奪了孩子參與社會交際的權利。而這一不經意的舉動,也傷害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
■ 將教條變為真實的生活場景
我們千叮萬囑教會孩子使用禮貌用語,但是,只用說教的形式很難讓孩子記憶深刻。就算記住了,在真正需要說出口的時候,孩子又沉默了。
所以,我們要適當設置真實的生活場景,引導孩子自己說出來。這樣,既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又能給孩子一種真實的生活體驗。
■ 不要強迫孩子向陌生客人問好
不要因為孩子小,我們就去掌控他的一切。孩子年齡再小,也有他獨立的思維空間。
許多父母,在家里來客人時,會強迫沉默的孩子向陌生人問好。如果孩子拒絕,得到的就是一陣生拉硬扯。這樣的教育方法是絕對錯誤的,這種強迫的方式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培養孩子懂禮貌的習慣要從小做起,并且在一開始就使用正確的教育方式來引導孩子。如果您的孩子現在仍舊沉默靦腆,請爸爸媽媽們不要著急,因為,好習慣的養成,是需要經歷漫長過程的。
我們身為父母,應該以足夠的耐心來引導孩子。只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努力,不久之后,我們的寶貝也可以成為人見人愛的“禮貌標兵”。
下一篇:父母不要和孩子翻舊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解讀總統奧巴馬的9條家規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