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講究衛生是一個孩子在涉世之初就要養成的好習慣。好的衛生習慣不僅關系到孩子的生活問題,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孩子的健康問題。
一個健康的孩子一定是講衛生的,而那些愛生病的孩子,在衛生習慣上,往往都存在著一些小問題。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夠健康可愛,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首先,我們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樣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的。
盈珊的媽媽是一位醫生,因為職業的關系,她特別注意培養女兒的衛生習慣。媽媽跟盈珊說:“要做個講衛生、愛清潔的孩子,這樣別人才會喜歡你。首先,盈珊要從飯前便后洗手做起哦。”
盈珊問媽媽:“為什么飯前便后要洗手?”
媽媽告訴她:“因為雙手每天要碰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很多細菌,要是在吃飯前不洗干凈,吃飯時把細菌吃進肚子里就會長出蟲子來。有蟲子,就要去醫院打針吃藥了。”
所以,每次盈珊洗手時,媽媽都為她準備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盈珊容易拿到的地方。媽媽還教會盈珊洗手時把袖子挽起,手心、手背都洗干凈。最后,媽媽還會耐心地給盈珊作一遍示范。
于是,盈珊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臉、洗手。特別是吃飯前,再也不用媽媽來提醒,盈珊會主動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現在,盈珊已經完全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看來,盈珊在媽媽的監督下已經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過,不要羨慕了,我們的孩子也一樣可以很講衛生,只要我們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 洗手、洗臉
細菌總是容易附著在孩子的手上、臉上。不愛洗手的孩子吃到細菌會肚子疼;不愛洗臉的孩子,總是臟兮兮的,一張“花貓臉”。只要孩子能夠勤洗手、洗臉,既有利于健康,又白白凈凈,招人喜愛。所以,不管孩子怎么抗拒,我們都要督促孩子每天按時洗手、洗臉。
比如早晚出門、外出回家、飯前、便后都要做到及時洗凈雙手和小臉蛋。
■ 刷牙、漱口
寶寶2歲時,可以用涼開水漱口;3到4歲時可以讓他在飯后漱口;當孩子開始學刷牙時,要堅持早晚各一次。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正確的刷牙姿勢,以此來保護牙齒,預防齲齒。
如果孩子拒絕刷牙,那么齲齒會讓孩子寢食難安,從而影響到孩子對營養的吸收,直接阻礙了寶寶的茁壯成長。由此可見,不愛刷牙的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 洗澡、洗腳
許多孩子都喜歡洗澡,他們覺得洗澡時可以玩水。但洗澡的目的是為了清除身上的污垢,可是孩子們的嬉戲卻絲毫不能達到這一目的。所以,這時就要爸爸媽媽陪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洗澡。
不能任由孩子自己在水里玩耍,然后就算沐浴完畢了。如果一直不教會孩子正確的洗澡方法,孩子對于洗澡的認識永遠只停留在玩水的階段。
除了洗澡,我們還要教會孩子在睡覺前養成洗腳的習慣。夏天應該天天洗澡、換衣,其他季節也應定期洗澡、洗頭、勤換內衣褲。
如果孩子不愛洗澡,那么肯定是氣味難聞,會被別人疏遠,而且,不洗澡身體就會發癢。這些不好的結果,我們都要告知孩子,讓他們知道自己不講衛生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們認識到事情的危害性,就會自覺講究個人衛生了。
■ 提醒孩子勤理發、勤剪指甲
許多孩子不喜歡理發、剪指甲,他們認為那樣會很痛。而指甲長了,很容易藏污納垢,特別不衛生,也容易抓傷皮膚。我們應該定期給孩子修剪指甲,即使孩子拒絕,也要進行。特別是愛“吃手指”的孩子,指甲里的細菌更是“要命的殺手”。
■ 擦鼻涕
我們給孩子擦鼻涕時,動作要輕,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等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時候,我們要為孩子配備一條小手絹,教會孩子勤擦鼻涕,講究個人衛生。
其實,培養孩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引導與監督的。我們在教會孩子正確方法的同時,也要鼓勵孩子繼續保持下去。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讓講究衛生成為孩子的一種好習慣。
下一篇:怎樣讓孩子尊重和孝敬父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后記:“發現”勝于“操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