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好吧,”他頗不情愿地說,“我同意這主意?!?/p>
“你有什么可不同意的?”一位女士笑說,“你可是稀缺性別人口啊。”
我等著大家的笑聲漸漸平息下來?!艾F在,自從新妻子或新丈夫來到你家,”我繼續往下說,“已經過去了一年光景。而你,不但沒有適應他或她的出現,反而感覺更加郁悶心煩。有時候,你真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你坐在床邊,心中滿是傷痛和委屈,這時候,你的另一半走進了房間。你還沒來得及梳理好情緒,連珠炮一般的句子就噴薄而出:‘我不想讓那個家伙再待在咱們家里了!這件事搞得我非常不開心。為什么你不能把她/他甩開呢?’”
你的丈夫或妻子會用各種方式來回應你。記下你自己對下面每一句話的反應。
1. 廢話連篇,你簡直是荒唐透頂,你有什么理由非要這么想。
你的反應:
2. 你說話的那副德性快把我氣炸了。如果你是有感而發,那么拜托您自己知道就行了,爛肚子里吧,我可絕不想聽。
你的反應:
3. 聽著,別讓我非得去做那些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你很清楚,我沒法甩了他(她)。我們現在是一家人。
你的反應:
4. 為什么你永遠都得是這副怒氣沖沖的樣子呢?找個法子改善一下吧,別動不動芝麻綠豆的小事兒也得飛奔到我面前叨叨叨。
你的反應:
5. 我可不是為了我自己才又結婚的啊。我知道有時候你很孤單。
你的反應:
6. 拜托啦,親愛的,別這樣啦。我對你的感情和別人有什么關系吶?我心中對你們倆人可是同樣的愛哦。
你的反應:
小組成員又一次被自己的反應嚇了一跳。有人說他們感覺自己“蠢到家了”、“內疚心虛”、“很不道德”、“荒唐瘋癲”、“遭遇重創”、“軟弱無力”、“被拋棄了”。
還有些人說,“真實的我簡直無法讓人接受……”,“我絕對是個壞人……”,“面對這種情況時,我必須假裝快樂,強顏歡笑,為的就是守住那點對我殘存的愛意……”,“沒人聽我傾訴,沒人在意我的一切”。
然而,最令大家驚訝的就是,每個人不惜一切代價要做出傷害行為的狂熱渴望。他們希望給新來的家伙搞得一團糟,讓她或他在肉體上受到傷害。在這一過程中,自身是否受到傷害或是招致配偶的憤怒,根本無關緊要。如果能讓入侵者從配偶的眼中徹底消失,那么也就如愿以償了。此外,他們也希望給自己的配偶來點顏色瞧瞧,讓配偶因為讓他們蒙受苦難而受到懲罰。
在研究這些所謂的“過激”反應的起因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切反應其實也算稀松平常。在面對另一個人的“無理”情緒時,采取否認、合理建議或是寬慰的方式也是十分常見的做法。
在問到小組成員他們希望自己的配偶如何做時,回答出奇一致:“把她趕出去!”“把他趕出去!”屋里一派歡快的狂放大笑,接著又在幾秒種后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丈夫只是因為我的一句要求就真的‘把她趕出去’,那我還真挺害怕的。我會想,某一天他也會如此對我的?!?/p>
“我丈夫會不得不告訴我,他最愛的是我,她在他眼中啥都不是?!?/p>
“在當時我可能會感覺比較受用,但接著我可能會開始思考,他會不會也在她面前如此說我呢?!?/p>
“究竟怎么樣才能讓你們這幫家伙滿意吶?”我打趣說。
房間里出現了暫時的停頓,接下來:
“我希望,能夠讓我自由地宣泄出新生活中那些令我厭惡的關鍵問題——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不管他是不是會立刻跳出來維護她,或是批評奚落我,還是暴跳如雷。”
“或是看看他的表。”
“或是打開電視。”
“對于我來說,重要的事情是我要知道他真正明白我的感受如何?!?/p>
忽然間,我意識到,大多數的回應都來自小組當中的女士們。這難道是因為我在練習時更傾向采用“新妻子”這一比擬而非“新丈夫”嗎?還是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在社會中表達自己的感受呢?
這次我轉向男士們發言:“你的‘妻子’剛剛已經描述了她們的需求。我會要求你們盡量滿足這些需求。當妻子說,‘我不想讓那個人再待在咱們家。這搞得我非常不開心。為什么你不能甩了她?’你會如何回答她呢?”
男士們面無表情茫然地看著我。
我重述了一下任務:“為了讓妻子知道你了解她的感受,你可能會對她說些什么呢?”
有些人互相憂慮地交換了一下眼神。最后,一位勇敢的先生試著說道:“我并不知道你的感受是這樣的。”
另一位男士也鼓起勇氣說:“我不知道你的反應竟如此強烈?!?/p>
有一位男士也加入了發言的行列:“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了解,樣的情形對你有多么的艱難?!?/p>
接著我又轉向了在場的女士們:“如果你想讓丈夫知道,你明白他對家里來了新丈夫的感受如何,你可能會說些什么呢?”
有人舉起了手:“對你來說,他一直在身邊晃悠,肯定非常難受。”
又有人舉起手來:“你想花多長時間都行,只要你告訴我究竟是什么在困擾著你就好?!?/p>
最后,有人說:“我想知道你作何感想……因為你的感受對我來說非常重要?!?/p>
屋內聽到一聲嘆息,幾個人鼓起掌來。很顯然,他們對自己剛剛聽到的內容心生贊嘆。
我轉向那位在家中“激情澎湃”的父親,“您怎么看?”我問。
他悲傷地搖了搖頭:“我猜,您是采取這種迂回的方式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他們住口收聲,而是應該如此照做?!?/p>
我點頭同意?!凹词故浅赡耆耍矔袀窝b的一面,”我說,“可以看出,當我們心中負面情緒滋生的時候,有人愿意聆聽我們訴說,這種感覺多么貼心。孩子們各不相同,他們需要把自己的感受和希望與兄弟姐妹們共同分享,哪怕是招人討厭的同胞。”
“是的”,他說,“但是成年人有自控能力。如果你對孩子們的這些感受開了綠燈,我所關心的就是,他們可能會付諸行動,以武力說話?!?/p>
“在允許宣泄感受與允許付諸行動之間,設定明確的界限是非常重要的。”我這樣回答,“我們不允許他們互相傷害。我們的任務是教給他們如何在不造成破壞的情況下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p>
我伸手把為本次研討班專門復印的插畫資料拿了過來?!巴ㄟ^這些卡通插畫,”我一邊說,一邊向他們分發,“你們會學到如何在面對小孩子、大孩子還有十幾歲的青少年時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p>
那天晚上,我們把剩下的時間都花在了這些卡通插圖上面,就各種技巧展開討論,準備多加嘗試,從而了解其是否適用。
“也許,下次我兒子再跟我抱怨姥姥把太多時間花在了小寶寶身上時,我應該說點什么‘你希望她花更多的時間陪你’之類的話。”
“下次洛麗再想打她哥哥的時候,我會告訴她,把憤怒通過嗓門發泄出來,不要報以老拳。”
每個人都是一派繁忙的樣子,都在努力琢磨如何把這些新技巧應用到自己家令人惱火的子女爭寵問題上。
我注意到,曾經一度有些人看起來面無表情,目光呆滯。這時候,剛好我們的課也結束了。
就在我們收拾物品準備離開的時候,大家互相輕松地戲謔了幾句:
“誰能記得住這么多東西啊?”
“我感覺暈乎乎的。我說過,我所遭遇的每種情況,你們都難以想象?!?/p>
“對我來說,這種做法太難了。每周把孩子們送到治療師那兒一次應該比較容易一點。”
“一周一次?就我們家那陣仗,至少得雇個住家治療師才行?!?/p>
我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對于這種夾在中間的位置,即使明知并非明智選擇,非常令人苦惱,但又不知如何將其糾正。難怪他們都憂心忡忡的。”
不過,作為“過來人”,我也明白,他們的不安與困難只是暫時的。假以時日,經過實踐,配合一點小小的成功,他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些技巧沒什么大不了的,全都能夠掌握。他們可能尚未意識到,其實他們已經投身到我們的實踐中了。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寫好作文既要謙虛又要高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濟南媽媽受困三大育兒難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