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公安局工作的我,經常遇到許多因為情緒失控而造成惡劣后果的事情。接觸到這些案例后,我經常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是否能夠做情緒的主人?管孩子,說從不發火那是假的,但我發火過后就會后悔,告誡自己下一次一定要耐心再耐心。
后來我想了個辦法,一想發火,就閉上眼睛默念一二三,什么時候把火氣壓下去了,再開口說話。試用幾次,效果不錯,只是孩子看到有些奇怪罷了。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弊端,火氣壓住了,孩子雖然沒有被斥責,但家長心里可是難受啊,誰有火不發心里不難受啊?所以我想還是自己的沒有想明白。
仔細回想過去自己小時候,不是一樣的淘氣,干一些令父母怒火沖天的事情,父母管時,自己也是很逆反,埋怨父母怎么管得這么多啊?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加,才會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所以,一些道理在孩子那里是需要一個時間的積累的,量變產生質變。在孩子的思想質變之前,父母需要做的首先是理解孩子,認識到小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然后才是疏通引導,把孩子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單純只是斥責發火,往往會適得其反。父母在有這種思想之后,才會包容孩子的錯誤,不會因為孩子犯錯而大動肝火,才能做到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李其志)
下一篇:批評孩子不妨加點“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告訴孩子用錢可以做的五件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