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一色视频_91电影院_一级片在线观看_九一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视频在线一区

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3-6歲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

給小板凳揉揉痛

分類: 家庭教育 育兒詞典 編輯 : 育兒知識 發布 : 07-06

閱讀 :181

  經常有這樣的情況,幼兒玩耍或走路時,不小心磕碰到什么東西上,碰痛了,哇哇地哭。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就會一邊哄孩子,一邊故意舉手打那個“肇事者”,“責怪”它為什么碰痛了孩子,做出給孩子“報仇”的樣子。然后安慰孩子說,咱們打它了,它再不敢碰你了。孩子可能在這時候會有些安慰,破涕為笑,家長也會感到很滿意。

  這是一種不好的方法,是一種“復仇行為”。它教給孩子遇到不痛快就去責怪別人,教給他不寬容和報復,不利于兒童的心理健康。

  大人可能會想,桌子碰了孩子,我不過是打打桌子,桌子又不懂得痛,這有什么,我沒教孩子打人啊。其實,在孩子看來,萬物同物,對一棵草說話與對一個人說話一樣,對一張桌子的態度與對一個人的態度一樣。有時候,一個小女孩對心愛的布娃娃的感情絕不遜色于她對同胞姐姐的感情。單純如一張白紙的孩子,任何事情于他來說都是全新的,任何經歷在他這里都是體驗和學習。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他著名的教育論著《愛彌兒》中談到人的道德面貌形成時認為,人在開頭的一剎那間,也就是尚處于天真純潔時期所接受的感知,將對他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孩子幼小時,每一個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蘊含重大教育意義的事件,兒童教育中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擴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家長對此應敏感,要用一些心,讓每天遇到的一些“小事”,都成為砌筑兒童美好情操大廈的一磚一石。

  孩子小時候,輕微的磕傷碰痛的事會常常發生,我的女兒圓圓當然也一樣。我們一方面非常注意她的安全,另一方面這些事情發生時,也不過分大驚小怪。盡量以輕松快樂的表情相對,讓她覺得這是多么平常的,甚至是有些趣味的事。如果大人動不動就一臉驚慌失措,不但不能給孩子安慰,還把孩子嚇著了,除了皮肉痛,心理上也會產生恐懼。

  同時我們還教給她善待“對手”。假如小板凳碰痛她了,我們絕不會去打小板凳。趕快親親她的痛處,據說媽媽的吻止痛效果很好,給她揉揉,安慰她“馬上就不痛了,寶寶不哭了”。安慰得稍好一些時,再像對待她一樣,帶著她給小板凳揉揉痛,告訴小板凳“馬上就不痛了”。

  這樣做,不但沒有讓小板凳站到她的對立面,成為“加害”她的壞蛋,還能作為朋友分擔痛苦,并讓她意識到“碰撞”是雙方的事,要互相體諒。圓圓去給小板凳揉痛時,也就忘了自己的痛,情緒很快好起來。

  由于我們經常這樣做,有一次我帶她在外面玩耍,她跑著,被不夠平整的地面絆了一下,向前摔倒,兩只小手擦出微微的血痕,痛得大哭起來。我趕快親親她的小手,輕輕地給她吹吹,再給她擦擦眼淚,她很快就不哭了。我要拉她走開時,她居然蹲下身,給摔倒的地面揉揉痛,安慰地面說“馬上就不痛了”。

  同時,如果她和小朋友都想玩一個布娃娃,發生沖突,我們既不要求她出讓,也不慫恿她搶奪,而是趕快用另一個東西來吸引她和小朋友的注意,讓她知道好玩的東西不止一樣;或者引導她和小朋友一起玩,體會合作的愉快。比如告訴孩子們說“我們一起打扮布娃娃吧。布娃娃的頭發亂了。來,小哲給布娃娃梳頭,婷婷到衛生間找個毛巾給布娃娃擦一下臉,圓圓把你那個蝴蝶結拿來給布娃娃戴頭上……啊,看,你們三個人把布娃娃打扮得多漂亮啊!”大人經常這樣引導孩子,并且家長自己也每天友好對待孩子,在任何事上都想辦法理解孩子,不和孩子斗狠比倔,孩子就學會了理解他人,學會了溫和地化解矛盾。尤其是學會了“讓步”。圓圓從小就懂得謙讓,每當有什么沖突出現時,她總是會讓步。這讓步并不是怯懦的退讓,是一個孩子表現出的真正的大度,是變通能力。

  她和小朋友玩耍從來不鬧意見,總是懂得通過“辦法”來解決問題。記得有一次在幼兒園,圓圓和幾個小朋友排隊玩滑梯。排在最前面的孩子總是第一個上去第一個滑下來,然后再第一個跑到上滑梯的地方,等后面的人都滑下來,站到他后面時,再一起上去。孩子們可能突然發現當這個“第一名”很風光,就開始爭搶。后面滑下來的孩子拼命往梯子旁跑,但很難趕到第一的位置,于是有的孩子開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鬧得情緒很不愉快。圓圓也很想第一個滑下來,但她不會通過喊叫或把別人推開這些方法爭搶第一。她讓自己少滑一次,等在梯子旁,待別的小朋友這一輪滑下來跑到梯子旁時,自然就排到了她的后面。她用適當放棄的方式,既不和小朋友沖突,又為自己爭得了一次排到最前面的機會。

  圓圓的善解人意遷移到很多方面。她從小對萬事萬物親切友好,我和她爸爸開玩笑打一下布娃娃的屁股她也不允許。她上小學后,和班里同學關系也很好,每次班里選三好生,幾乎都能全票當選。她才7歲時,我哥哥的孩子,當時4歲的小毅來我家住了幾個月。圓圓總是對小弟弟非常好,從沒和弟弟鬧過一次別扭。有一次,我和她去買一種她和弟弟都非常喜歡吃的蛋糕,只剩一點點了,勉強夠兩個人吃。我問她可不可以回去只讓姥姥和小弟弟吃,她這次不吃行不行。圓圓痛快地答應了,盡管她非常想吃,但她也能考慮弟弟那么小,姥姥老了,都需要照顧。回家后她一定堅持要把蛋糕給姥姥和弟弟吃,自己說什么也不吃。姥姥感嘆說這個孩子真懂事。

  圓圓初中就讀的是一所住宿制學校,學校每天發一個水果。她回家對我說,開始時分到不好的水果有點不高興,但一想這個不好的水果如果不分給她,就會分給另一個同學,總得有一個人吃它。這樣一想,就高興了,以后不管分到什么樣的水果都不在意。她說這話時才十歲。

  她能這樣想,我們非常欣慰。善良和豁達永遠是相隨的,一個能給小板凳揉痛的孩子,她對別人會有更多理解和愛心,遇到問題從不偏執于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樣的思維方式不僅讓她在當下心情愉快,也能保證她一輩子不吃大虧。

  圓圓其實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馬上覺得親近的人,她會禮貌地打招呼,但不會寒暄,更完全不會為了拉近關系說些言不由衷的話,交流中沒有任何討巧行為。這甚至讓一些初次和她交往的人會有一點壓力或不自在,感覺她對人太平淡,不熱情。但只要有機會更多地接觸,就會發現那正是她單純善良一以貫之的表現。她在自己的圈子里人際關系一直都不錯,上高中時,學校將評選市級三好生候選人名單公布出來,進行全年級投票公選。圓圓是候選人之一,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有同學去給她拉選票。

  圓圓和人相處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一切行為只是出于天然,她內心對別人友好,長久了自然能讓別人感覺到,也讓別人舒服。

  她上高中時所在的班級,是該校的第一實驗班,集中了全校的尖子生。事實上班里每個同學都是高考場上潛在的競爭對手。在高考前兩個月,圓圓自己復習時,整理了幾張需要背的英語詞組。她覺得這個東西有用,推薦給同學們很好,就讓我幫忙打印出來,并拿到外面復印了。我們一份份地配好,又用訂書機訂好,她用一個袋子拎了,拿到班里給每個同學一份。雖然是小事,也可看出她心地的單純和無私。

  哲學家弗洛姆認為,利己主義與孤獨是同義語,而人不可能在與外界毫無關系的情況下實現自己的目的。人只有和他的同胞休戚相關、團結一致,才能求得滿足與幸福。愛鄰人并不是一種超越于人之上的現象,而是某些內在于人之中,并且從人心中迸發出來的東西,它是人自己的力量。憑借這種力量,人使自己和世界聯系在一起,并使世界真正成為他的世界。  激光照排發明人王選先生說:“考慮自己和考慮別人一樣多,就是好人。”我們也堅信,家長所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當前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開復博士特別強調“同理心”,就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這與美國教育家杜威說的“同情心”是一個概念。杜威認為同情心作為一種良好的品質,不單純是一種情感;它是一種有素養的想象力,使我們能想到人類共同的事情,反抗那些無謂地分裂人們的東西  ——當“同情心”或“同理心”這些東西成為一個人天性的一部分時,他就沒有了自以為是,沒有了居高臨下,沒有了敵視排斥;有了理解,有了善良,有了豁達。

  “教育即風格之培養”。教孩子“給小板揉痛”與其說是一個技巧問題,不如說是一個教育觀或哲學觀的問題。家長一定要注意你所有的言行中蘊含的價值觀的和諧統一,只有前后統一的東西,才能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并穩定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他們做事的風格。

  如果平時孩子不小心磕碰了,家長能很友好地采用“給小板凳揉痛”的做法處理;可是哪天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個你心愛的花瓶,你卻忍不住對孩子大發雷霆;平時總對孩子講我們要理解別人,可一旦孩子的想法和你的想法不一樣,就責怪孩子“不聽話”,強行要求孩子聽話,而不去細致地體會孩子的感覺——那么你的教育行為就不統一了,你其實就變成了一個不體諒、不豁達、愛物勝過愛孩子,價值觀不統一的家長。這一瞬間你的情緒表現得那樣真實,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孩子的價值觀也被你搞亂了,“風格”也不會完整統一。

  我見過一些眼睛里充滿敵意的幼兒,他們很容易就會發脾氣,做出攻擊別人的行為。有一位媽媽,她一邊在嘴里抱怨她的兒子愛打人,告訴孩子“不許打人”,一邊狠狠地“教訓”一張磕了她兒子腦門的桌子;遇到她兒子抓打別的小朋友,她也只是很假地管一管,態度中隱藏著縱容,可能是怕兒子吃虧;平時還逗孩子打爸爸,以此為樂。她的兒子上幼兒園后總和小朋友合不來,常打人,弄得老師和家長們都有意見。這個孩子內心可能很想和小朋友玩,但他在玩的過程中處處充滿保護自己的意識,唯恐有什么被別人侵犯,大多數情況下以和小朋友鬧意見而結束。所以他總是很孤獨。每當我看到這個孩子又寂寞又敵視的目光,總是對他的未來充滿擔憂。

  我也見過不少“長不大”的成人,他們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是“單邊主義”的,天下的“理”都在他這里,別人的事情和感受他都可以不管不顧,自己的事情和心情卻是天下最重要的,自己的想法是天下最正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處處表現得自私狹隘。不僅給別人帶來不快,更是常常給自己帶來不快。當他們急于維護自己的利益時,人生中一些真正的利益卻悄悄地流失了。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摩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后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系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當“給小板凳揉揉痛”成為孩子的一種思維方式時,他在生活中處處給出的就是理解、善意和尊重——而他從生活中能獲得的,也正是這些。

下一篇:面對網絡家長究竟要怎么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作業:“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社影院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亚洲成人久久久 |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日韩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 国产美女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观看 | 99精品久久久久 | 精品婷婷 |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观看 | 黄色免费av| 老司机福利在线视频 | 99re在线 | 五月婷婷在线视频 |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 九九视频网 | 黑人xxx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免费看 | 午夜免费观看视频 | 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 久久久毛片 |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不卡顿 | 美日韩精品视频 | 久久久久久网站 | 国产在线激情 | 亚洲综合精品视频 | 禁片天堂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 | 国产美女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 亚洲第一页在线 | 青青草免费在线 | av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三区 | 99精品网站 | 亚洲艹 | av免费网站 |